2009-07-08 03:04:05
不僅是美津濃開始放緩擴張,運動品牌龍頭耐克、阿迪達斯的處境也不樂觀。對于先前超速擴張引發的種種問題,體育品牌巨頭們無不在重新審視中國市場。
每經記者 黃清燕 發自上海
面對零售業績下滑,日本最大運動品牌——美津濃不得不關閉在中國的虧損門店。
對于此次整合,美津濃方面表示,這是在中國發展策略部署的一部分。“通過精簡店鋪,優化庫存,將無效或坪效過低的店鋪做合理調整。”
同時,有消息指出,美津濃此次關閉的對象主要是位于北京、上海等地收益不佳的門店,而在其他城市,美津濃則有新的開店計劃。
美津濃下調銷售目標
據悉,中國為美津濃在日本以外的主要市場,美津濃在上海、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的門店多為直營,而在二三線城市則是通過經銷商進行鋪設渠道。“個別銷售業績不好的門店,我們已經停止營業。”美津濃市場部有關人士表示。截至2008年底,美津濃于中國擁有260家直營店及642家加盟店。
在過去的幾年里,美津濃每年都在中國增開100~200家新店,該公司曾希望借2008年奧運會之機擴大在華市場,并逐漸拉近與競爭對手耐克、阿迪達斯的距離,原計劃在今年3月前把在中國的門店數量提高到1200家,但受經濟環境影響,不得不推遲擴張計劃,重新考慮收支核算。
早在今年年初,美津濃就對外宣布:鑒于高爾夫業務和中國業務在2008年度表現不理想,將把正在實施中的中長期規劃 (2008年度~2010年度)的目標銷售收入和銷售利潤分別下調為1780億日元和70億日元,降幅分別為9%和30%。與此同時,隨著匯率預期的調整,美津濃方面指出,以中國為主的海外業務收入從當初的713億日元下調為579億日元,海外業務在整體中所占比例也從36.6%下調為32.5%。
耐克、阿迪達斯:收縮進行中
不僅是美津濃開始放緩擴張,運動品牌龍頭耐克、阿迪達斯的處境也不樂觀。
繼關閉唯一在華自有工廠并終止跟數家合同工廠下訂單后,耐克公司表示,2009年6月到11月,該公司主打的“耐克”運動鞋、服裝產品訂單金額只有78億美元,同比減少12%,約減少10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訂單金額也將同比減少5%。
阿迪達斯早前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純利暴跌97%至500萬歐元,銷售額減少2%,至25.7億歐元。
數據顯示,在亞洲,由于中國和日本的市場需求不振,阿迪達斯的銷量減少了6%。為扭轉頹勢,阿迪達斯計劃撤銷在亞洲和歐洲的地區總部,關閉部分分店,并重整批發業務,以達到每年節省1.3億美元的目標。
對于先前超速擴張引發的種種問題,體育品牌巨頭們無不在重新審視中國市場。
新聞鏈接
1.65億收購凱勝 李寧戀上羽毛球
運動用品商李寧(02331,HK)日前宣布1.65億元收購凱勝(Kason)品牌羽毛球拍、運動服裝及運動配件等業務。這也是繼兩個月前成為中國國家羽毛球隊贊助商后,李寧在羽毛球專業領域的再次大手筆投入。
公開資料顯示,創立于1991年的凱勝品牌是目前中國羽毛球器材市場的三大品牌之一,李寧此次將收購凱勝品牌各產品的研發、制造及營銷部門。
相關人士曾表示,8年前,李寧就有贊助羽毛球賽事的想法。據悉,李寧公司在2007年就開始了對羽毛球市場的調研。據李寧公司內部人士透露,李寧收購凱勝品牌,在去年年底就已完成,“在李寧舉行的新季訂貨會上,許多原凱勝品牌的經銷商都出席了。”
這幾年,李寧在多品牌經營之路上動作頻頻,形成了一個主品牌,多個副品牌的多品牌經營戰略。但李寧2008年的財務報表披露,李寧主品牌的銷售收入仍占公司整個產品的比例高達95%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李寧的多品牌運作的主要特點是依托李寧公司沒有生產線的“輕資產”特點,完全集中在產品研發和多品牌管理的核心業務上。但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如對品牌管理要求大大增加。對生產、物流、分銷的成本控制難以實現,利潤容易被攤薄。 每經記者 黃清燕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