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魔高一丈 華爾街四招或破解“金融監管法案”

2010-07-31 11:29:50

每經記者  楊可瞻

        7月21日,對于美國首府華盛頓的居民來說或許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天,不過對于美國的金融版圖卻是跨時代的一天。隨著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里根大樓簽署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歷時近兩年的金融改革立法終于塵埃落定。而背著沉重枷鎖的“華爾街”,是否有希望破解金融監管這一“緊箍咒”呢?

沃爾克法則限制銀行盈利空間

        本輪金融監管法案又簡稱為《多德~弗蘭克法案》,被認為是自“大蕭條”以來最嚴厲的金融改革法案。其內容主要分為7塊,包括成立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負責監測和處理威脅國家金融穩定的系統性風險;設立新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對提供信用卡、抵押貸款等消費者金融產品的金融機構實施監督;將之前缺乏監管的場外衍生品市場納入監管范圍;限制銀行自營交易及高風險的衍生品交易;允許銀行投資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但資金規模不得高于自身一級資本的3%;設立新的破產清算機制并責令大型金融機構提前風險撥備;賦予美聯儲更大的監管職責以及允許美聯儲監督企業高管薪酬。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金融監管法案中所提到的著名“沃爾克法則”被認為是最具爭議的部分。該法則規定:限制銀行和金融控股公司的自營交易;限制銀行投資或擁有對沖基金與私募股權基金,其投資總額不得超過銀行一級核心資本的3%;禁止銀行做多或做空其銷售給客戶的金融產品,最終降低金融機構杠桿率及限制風險。

        “此次金融監管法案的核心實際上有兩條,”長江證券分析師沈楠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一是防止過大的銀行倒閉,即核心的沃爾克法則;另外就是保護金融消費者。”

        沈楠認為,這兩大支柱條例都是順應2008年的金融危機所推出的,由于當時金融機構杠桿率普遍高達4~5倍,同時負債率接近80%。當資產價格迅速下跌時,金融機構幾乎沒有時間進行反應。值得一提的是,預計沃爾克準則會限制部分綜合性銀行的盈利,這也將體現在未來銀行業績波幅收窄,以及傳統的業績增長期效應不再。盡管如此,由于銀行業績更為穩定,市場對其的估值會較此前更高。”

        南華期貨研究所北京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總監張一偉告訴記者,金融監管法案的出臺有兩大原因,一是銀行倒閉對金融危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二是奧巴馬政府通過向銀行業開刀希望拉攏更多選民。此次奧巴馬政府簽署的最終版本實際上是妥協后的產物,一方面,監管法案提出要有效地監督并控制銀行業務,這樣可為贏得中期選舉增加更多籌碼;另一方面,監管法案不能過多傷及銀行利益,否則不僅會拖累經濟增長,也同時會喪失那些提供選舉資金的銀行家的信任。”

“四部曲”或破解監管魔咒

        俗話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華爾街是否已真成了待捕的羔羊?“監管法案事實上是強迫銀行去重新思考他們的商業底線、定價策略以及如何控制資產負債表”,羅奇代爾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迪克·波夫(DickBove)認為,“不過當華爾街真正地想清楚這些問題了,他們將很快研究出新的措施以轉移上述成本。”

        而美國知名財經頻道CNBC專欄作家杰夫·考克斯(JeffCox)日前就撰文為華爾街銀行支了四招,以有效繞開監管。

        考克斯指出,首先,此次政府出臺的金融監管法案對具體條例闡述并不夠清楚。其中一大漏洞就是政府如何界定“自營交易”。普通情況下,人們通常將自營交易界定為銀行為自身而非為客戶做出的交易,不過觀察家卻紛紛猜測政府現在很難去為自營交易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即便能也需要很大的努力。同時,沃爾克法則規定,銀行投資對沖基金與私募股權的比重不能超過自身一級資本的3%,這也并非沒有解藥,如高盛這類大型銀行就可以先將私募股權基金出售給第三方,然后通過與其簽訂一份合同規定公司所參與的權益。這樣一來,便可繞過3%的紅線,同時也可獲得等價收益。

        其次,監管法案明確指出海外銀行不需要遵從管制,這樣一來華爾街銀行就可通過設立海外業務有效繞開監管。在新的管制條例下,銀行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么受制于美聯儲,要么在瑞士等國成立分支機構,在這種地方無人管也無人知道,何樂而不為?

        “事實上,還有一種最簡單的辦法對付管制,即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迪克.波夫建議道,“比如未來再也不存在任何免費賬戶了,消費者需要支付10美元甚至12美元的月費去維護賬戶。事實上也存在這種案例,富國銀行宣稱他們有86項細分業務,這意味著其中有80項業務可繼續增加收費,這也是富國銀行正在做的,最終埋單的仍是消費者。”

        最后,頗為諷刺的是,監管法案中的支柱條例——防止規模太大的金融機構倒閉卻保障了未來“銀行巨獸”的存在。今年那些因為資本金不夠而被更大銀行吞并的案例已發生了103次。金融危機時摩根大通吞并貝爾斯登與華盛頓互助基金;美銀吞并美林;富國吃進瓦喬維亞銀行等等。引人關注的是,目前美國有6家超大型銀行,以及上萬家小型銀行。大銀行不僅規模較5年前大了很多,實力也有所提高。由于新的銀行評級系統承諾資金本高的銀行將更受青睞,這無疑將推動銀行不斷提升規模。

        另外,盡管多數華爾街的銀行二季報交出了一份尷尬的成績單,這并不妨礙分析人士看好其未來盈利。據悉,上周美國國內銀行合計出售超過70億美元的債券,創下自2009年9月以來的新高。在基準利率長期接近零的低成本下,低息債券的放量發行不僅保證了低成本,同時也創造了金融監管下新的盈利增長點。數據顯示,高盛、大摩以及摩根大通本月合計發行了30億美元債券,這無疑將推動其發債收入,并可能在未來數年內為其提供盈利動力。

轉戰海外業務最靠譜

        針對上述猜想,沈楠認為,首先,根據美國國會通過的版本,法案確實未對“自營交易”作出明確界定。預計銀行可能會保留利率、匯率等衍生品交易,因為這些業務屬于敞口且不易剝離。但在法案壓力下,銀行很可能將股權、商品等非敞口業務剝離出去,這樣一來對業績影響是較明顯的;其次,將私募股權或對沖基金出售給三方,確實是一大可行途經,不過這要取決于第三方渠道的質量;將業務轉戰海外是目前討論最多的,也是最為可行的。此前倫敦金融城擬征收銀行稅時,很多機構就威脅將搬往海外。一旦華爾街能在海外尋找并建立一個業務中心,那無疑將規避法案管制;至于向消費者轉嫁成本以及提升規模,都并非太有效。一是美國現在金融消費很疲弱,一旦提升消費者支出那么將迅速降低自身競爭力。二是法案對大銀行監管更嚴格,但保護也比較到位,總體而言沒有太多優惠。而正因為美國金融體系有大量的、多層次小型銀行存在,才提升了競爭。銀行變得越來越大不是一件好事。

        記者了解到,就在奧巴馬簽署金融監管法案前不久,許多大型金融機構卻紛紛重新定義“自營交易”,甚至為參與自營交易的“明星交易員”尋找新的職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花旗銀行正考慮將20多名自營業務交易員轉移至為公司客戶進行交易的部門,而其他一些公司也已將這類交易員轉移至類似的交易平臺。對此,有分析人士就指出,想要真正界定哪些交易以公司名義,哪些以客戶名義非常困難。

        “自營交易之所以界定不清晰,是因為現在只是國會版本,以后美聯儲等專業機構還將具體闡述其內容”,張一偉認為,“預計屆時的解釋不會有太多讓步,但中間過程可能會有部分調整。而投行將PE出售給第三方理論上可行,但也取決于政府是否出臺相應的監管法案。最靠譜的是銀行將業務部分轉至海外,只要交易不在美國,監管法案就涉及不到。”

        廣發期貨研究員馮亮則指出,可行性最大的是轉移業務至海外。美國在爆出安然丑聞后,出臺了一個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結果是很多公司要不在海外上市,要不就在海外發企業債或衍生品。當去年美國加強外匯監管后,很多公司便在倫敦設分公司,并將部分客戶移到英國就成功繞過了監管。其實最不靠譜的是向消費者轉嫁成本,一旦消費者察覺成本提升很可能會立即換銀行。總體而言,此金融監管法案并沒有“大蕭條”時那么苛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 亚洲女人天堂免费视频 | 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1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电影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中文字幕永码永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