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資質造假 或引發民航整肅風暴
2010-09-07 02:11:50
每經記者 喻春來 李卓 發自北京
民航安全大檢查再掀波瀾。一項兩年前有關 “飛行員資質造假”的調查結果近日也再度重磅重現在公眾面前。9月6日,民航局飛行標準司有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如此龐大的飛行員隊伍中不排除個別人員資質造假的問題。
據《每日經濟新聞》從多位航空業內人士處獲悉,兩年前曝光的飛行員資質造假并未涉及“駕駛技術”,主要是當時部分“軍轉民”飛行員有虛填飛行經歷的行為。
民航業內一位資深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飛行員資質造假,無論航空公司還是飛行員自身都存在一定的利益驅動,尤其一些新的航空公司機隊規模大擴張,飛行員跟不上,受利益驅動放松了對飛行人員的資質審核。
“飛行時間”或成造假主因
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在日前召開的緊急電視電話會議上,將飛行員的能力和資質問題重新提上日程。有報道稱,2008~2009年,民航系統曾在全行業對飛行員的資質和飛行安全經歷進行全面檢查。當時查出來飛行資歷不實的飛行員將近200人,但這個檢查結果沒有向全行業通報。而在被查出的這200多人中,深航就占103人。
《每日經濟新聞》從多處業內人士處獲悉,兩年前的飛行員資質造假主要是當時部分“軍轉民”飛行員有虛填飛行經歷的行為。
奧凱航空總裁劉捷音說,這批“軍轉民”飛行員有的沒有部隊的推介函;有的沒有飛過運七機型,卻自己說飛過,或是飛行時間沒有達到小時數要求,卻說達到要求;有的外語沒有達標。
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在近期的內部會議上所說,由伊春空難檢查出來的飛行經歷造假事件,就是“民航系統的三聚氰胺事件”。希望以此為契機,徹查全國飛行員的資質和飛行記錄,有“病”的治“病”,“病”得太重的下崗。而且,每趟航班,都應將飛行員的真實的相關飛行和健康資料予以公示,讓乘客知道自己把生命交付了給怎樣的人。
飛行技術無法造假
對于航空安全來說,更可怕是飛行員的飛行技術是否也能造假呢?“飛行員的飛行技術根本無法造假。”劉捷音說道。
多位業內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強調,中國的民航安全飛行連續保持了多年世界領先,這和民航局各方面的嚴厲監管分不開。不能說飛行員資質造假完全不存在,但至少在“技術駕駛”上的虛假是誰都不敢造的。
昨日,一位飛行員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也坦言,自從2008年民航局的大普查之后,各項資質監管已經相當嚴厲,很難再出現以前的飛行時間的造假情況了,更別說技術造假。
目前,飛行人員要進入航空公司,必須取得商用駕駛執照并附加儀表等級考試合格,通過航空英語雙證考試,通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航空英語四級考試,并且通過中國民航總局的全面體檢,獲得一類體檢證書。
同時,要獲得商業飛行駕駛執照、航線運輸執照、民航飛行人員英語陸空通話合格證、民航飛行人員專業英語合格證、一級體檢合格證、危險品運輸合格證以及登機證。
劉捷音說,這個過程很嚴格,執照考試有教員監考,考后還有檢察員復查。飛行人員進入航空公司還有公司檢察人員再查,之后公司還要組織嚴格的飛行培訓。
民航局飛行標準司有關人士說:“在我們的工作中非常注意飛行員的資質問題,而飛行員執照考試如果出問題就會處理,此前考試中出現的問題已經處理過了。”
利益驅動飛行員造假
民航業內一位資深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飛行員資質造假,無論航空公司還是飛行員自身都存在一定的利益驅動,尤其一些新的航空公司受利益驅動相對更強。
“一方面新航空公司的成立,需要配備一定數量擁有一定資質的飛行員,而目前真正擁有一定資質級別的飛行人員供給又相對偏緊,挖人也難,因此,在急需用人之際,航空公司對于一些跳槽飛行員的資質審核,某些方面可能就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上述資深人士表示。
上述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民航局對于飛行員各種等級的申報、升級都有嚴格的硬性指標和規定,譬如飛行多少小時等等。而跳槽的飛行員可能過去飛行了500小時,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就虛報飛行了1000小時,以達到民航局規定的升級申報標準。一般飛行員具備怎樣等級,就擁有怎樣的待遇,這也存在一定的利益驅使。
同時,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指出,造假的出現,和航空公司的機隊擴張速度也有關聯。
“飛機好買,有錢就行,但機隊擴張必定需要配備同等的機組人員,一架飛機一般需要6個機組,一個機組至少配備一個機長和一個副駕,那么擴張一架飛機就至少需要12個擁有一定資質的駕駛人。航空公司可能會一下子招到一批合格的飛行員,但100個合格飛行員里擁有一定責任資質、機長條件的也許就只有一、兩個。學校培養出來的待飛學員,從待飛到承擔責任的副駕駛、機長,都要很長的時間。”上述業內人士說。
而過去,航空公司往民航局申報飛行員資質考核,只要航空公司手續齊全,飛行員操作上不發生特殊可疑情況,從民航局一些按部就班的制度,有時是看不出造假成分的。
原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院長田保華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目前,中國飛行員整體供應依然偏緊,缺口多大,不好說。但如果不缺的話,飛行員資質造假的可能也會小一點。
新聞鏈接
華夏航空6日起有條件恢復運行
每經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因“客機機翼擦地事故”停航5天的華夏航空有限公司自昨日起,開始有條件恢復運行。
華夏航空副總經理陳懷宇昨日(9月6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自6日起,獲中國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批準,華夏航空省內航線基本全部恢復,占到總航線的約60%。公司正在爭取盡快全面復航,具體時間需要等待民航局的通知。
記者從中國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以下簡稱西南局)了解到,雖然客機機翼擦地事故調查報告暫時沒有完全得出,但西南局認為華夏航空的停航整改符合要求,具備了安全生產的基本條件,可以有條件恢復運行。
另外,西南局對華夏航空的恢復運行明確提出了限制性要求:必須嚴格按規定控制每架飛機的日利用率,優先恢復基地出發的航線航班,其他航線航班按照先簡單后復雜的原則逐步恢復。嚴格按照以上要求重新調整航班計劃,報經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批準后方可執行。同時,恢復運行后,將每日運行情況報民航貴州監管局備案。
記者昨日從華夏航空公司網站查詢獲知,從9月6號~12號恢復的部分航班絕大部分是從貴陽和重慶始發。
對于具體不同航線的復航依據,陳懷宇表示沒有特別的標準,主要按照市場情況。而對于西南局要求的 “控制每架飛機的日利用率”,陳懷宇也暫時未能給出解釋,只是透露,公司整改目前已經基本達標,他相信在事故調查報告出來之前就可以全面恢復所有航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