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土地拍賣驟然遇冷
2010-11-02 03:53:06
每經記者 劉曉杰 發自武漢
10月29日,在武漢市第11次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會上,全部19宗地塊僅耗時120分鐘就全部成交,其中15宗以底價賣出,占總地塊數近八成;最激烈的時段也只有3家開發商同臺競價,更有4家場上房企主動放棄舉牌資格選擇全程觀摩。“這樣冷清的土地拍賣場面,我之前確實還沒有見過。”億房中心高級土地研究員謝添對《每日經濟新聞》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土地爭奪戰中竟然沒有一家業內大佬出現。“去競拍現場的人倒是非常多,整個場子都坐滿了”,一位前往觀戰的業內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但是,比較大的開發商這次都沒有派人來,現場來的都是一些中小型開發商。”
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方面發布的數據顯示,這次參與現場競拍的19宗土地全部成交,總成交面積1400畝,總成交金額25.71億元,且單宗土地最高畝單價再次被刷新,升至2572.13萬元/畝。對于開發商的表現,執槌拍賣師陳少湘用了一個詞:理智。
事實上,武漢房價并未出現任何實質性回調,不過銷量已出現疲態。
昨日(11月1日),億房研究中心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的月度調研報告顯示,目前武漢市遠城區在售的209個樓盤成交均價3676.29元/平方米,較9月上漲13.21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7.31%;主城區在售的346個樓盤均價為6701元/平方米,比前月上漲91元,但銷量已出現429套的下滑,“其中下半月的成交量比上半月下滑了三成以上。”
甚至有業內人士還透露稱:“整個10月份的退房數量不會少于100套,幾乎是正常月份的兩倍多。如果加上未簽合同、直接退訂的,退房量可能更多。”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陳龍坦言:“與每個月上萬套的總成交量相比,目前武漢的退房率比一線城市低得多,但是這個現象說明調控新政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