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鎵礦因伴生成“雞肋”稀缺資源浪費嚴重

2010-11-18 01:03:01

“隨著科技的發展,稀有金屬的用途將會越來越大,而對于鎵這類越來越稀缺的資源,國家應該對這些資源進行保護和管理。”

每經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

        歐盟委員會近期發布題為《對歐盟生死攸關的原料》的報告,將14種重要礦產原料列入“緊缺”名單,鎵名列其中。

        目前,鎵的稀缺性已經在價格上得到體現。上海小金屬交易市場網站的消息稱,歐盟和美國的鎵供應緊張,價格上調。一位湖南的鎵貿易商楊小姐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目前鎵十分走俏,價格在高位運行,而且銷量也十分看好,常常是幾百公斤,甚至一噸、兩噸的大單子。

        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短短4個月的時間,國內鎵的價格從6月份的每公斤2500元漲到現在的每公斤4000元左右,漲幅達60%。預計鎵未來價格還將繼續上漲,達到2005年之前的歷史高位,有望翻番。

鎵成為被浪費的稀缺資源

        鎵很少單獨成礦,多為伴生。

        今年5月份,聯合國一個專門調查小組發布報告稱,廣泛應用于高科技設備的稀有金屬回收率極低,多在1%以內。這種狀況如不能得到改善,未來20~30年這些稀有金屬將會出現嚴重短缺。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長江學者代世峰表示,浪費嚴重的情況同樣存在于中國,鎵資源的浪費情況尤為嚴重。

        代世峰介紹說,在山西、河南、山東、河北、貴州等地的鋁土礦中,都伴生鎵元素。而在內蒙古、云南、重慶等地,鎵也富集于煤層、錫礦和鍺礦中。此外,在部分鉛鋅礦里面也富集鎵。作為伴生礦,不少企業并未對鎵進行提取,而是任其白白浪費。

        2005年,代世峰在進行課題研究時,意外發現了內蒙古準格爾煤層中富含鎵資源,其含量已經達到鎵的工業品位,滿足開發利用的標準。代世峰告訴記者,中國已探明的鎵資源儲量為10萬噸,內蒙古準格爾煤礦中探明的儲量為5萬噸左右,相當于一下子增加了二分之一的儲量。

        不過,這部分資源的保護上卻不盡人意。據代世峰了解,雖然這部分煤礦中富含鎵,但并沒有受到特殊保護,富含鎵的煤炭資源仍然是按照普通煤炭的政策,進行開采和銷售。而隨著當地煤炭資源的開采,這部分鎵資源或將在默默無聞中消耗殆盡。

        代世峰還表示,中國應加大對礦產資源的科研投入,摸清自己真正有多少家底。目前,中國對東部地區勘探程度較高,但是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勘探程度仍很低。

        “隨著科技的發展,稀有金屬的用途將會越來越大,而對于鎵這類越來越稀缺的資源,國家應該對這些資源進行保護和管理。”對于目前的資源浪費嚴重現象,代世峰在感到痛心疾首的同時如是建議。

鎵出口大國卻無定價權

        作為鎵出口大國,定價權的缺失一直是業內人士的心頭之痛。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鎵進口國,其次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美國地理測繪局  (U.S.GeologicalSurvey)對鎵的生產銷售做出的統計顯示,中國、德國、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是當今世界的四大鎵生產國,在2005年~2008年4年間,美國消耗的鎵中16%是從中國進口的。

        據市場人士介紹,2005年,鎵價格達到了歷史高位,其價格一度在每公斤5200元~5800元之間徘徊。然而達到高位之后,鎵的價格卻飛轉直下,2008年每公斤僅為1100元左右,為高峰期價格的五分之一,遠低于生產成本。

        天津稀有金屬交易中心的于克輝經理表示,中國缺乏價格發現平臺和機制是造成鎵價格困局的主要原因。他解釋說,國際上往往有一個交易平臺,如芝加哥的期貨交易市場是全球農產品價格定價中心,集合了全球主要的賣家和買家,頻繁和大量的交易既體現了產品的價值,還使得產品在交易市場上形成的價格得到了國際承認,成為產品的國際定價中心。

        中國則缺乏類似的交易平臺。國內企業只了解自己的生產成本,并不了解產品具體的價值所在,國外的廠商常常拿著訂單到各個生產廠家進行詢價。而生產廠家往往以低價攬客,造成了鎵價格不斷跌落。

        今年,鎵的價格開始逐漸攀升,尤其是6月份以后,增長十分明顯,價格從2500元/噸漲到現在近4000元/噸,上漲了60%。

        近日,有消息稱國家正考慮對包括稀土、鎢、銻、鉬、錫、銦、鍺、鎵、鉭和鋯等10大稀有金屬建立戰略儲備庫。于克輝表示,這只是鎵價格攀升的一個助推器,鎵需求的增長才是價格增長的主要原因。

        近幾年,半導體行業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無線通訊的發展。盡管經歷了2009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時期,砷化鎵需求卻依然逐日上升。公開數據顯示,僅中國2010年半導體行業增長率就有望達到17.8%,年收益創801億美元。而汽車半導體增率有望達19.7%,今年年盈利有望達24億美元。

        于克輝表示,中國政府對鎵出口進行有效管理也是推升鎵的價格因素之一。目前,鎵的出口配額已經從每年的5.4噸下降到3.6噸,而且還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加劇了市場的供應緊張,抬高了價格。

規模分散  產業鏈存薄弱環節

        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國內鎵年產量在500噸至1000噸之間,其產量并不穩定。隨著鎵的價格和國家采取的一些產業政策,比如推行節能減排,限制鋁、銅等產業的發展,鎵產能也會相應受到影響。

        據于克輝介紹,目前鎵礦的生產企業中規模企業不多,很多企業年產只有3、4噸甚至1噸。年產超過20噸的企業,如中國鋁業(601600,SH)就是產鎵大戶,出口到很多國家。私營企業里面則以北京吉亞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萬盛集團(珠海)貿易有限公司等屬于規模比較大的企業。

        于克輝解釋說,雖然鎵礦在很多礦產中存在,但是,對很多大型礦業公司來講,如果要進行提取的話,要建立符合環保標準的生產線投入巨大。而由于鎵是伴生礦,且含量不高,達到含量2%的就算是富礦了,因此,鎵的提取就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很多大型的礦業集團并不愿意投入資金進行提取,這也是鎵業公司規模普遍不大的重要原因。

        大型的礦業集團中棄之不用的廢料變成了很多中小型鎵業公司的原材料。由于環保方面監管不嚴,和動輒上億的生產線投入相比,中小型鎵業公司往往投入幾十萬就可以建一條鎵礦提取線,提取工藝也十分簡單。后期投入也不高,排污費用就占據了其生產成本的一半以上。而鎵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因此資金回籠快。在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條件下,鎵礦提取的投資十分火熱,中小型鎵業公司層出不窮。

        不過,鎵市場前景看好也在吸引不少大型礦業集團開始投資進行鎵礦提取。2009年,東方希望集團旗下的東方希望澠池鎵業有限公司開始了試生產。

        《每日經濟新聞》從東方希望集團了解到,依托東方集團在河南三門峽市年產250萬噸的氧化鋁生產企業,東方希望澠池鎵業有限公司投資1.5億建立了一條產能為40噸的生產線,實現了礦產的綜合利用。目前已經生產了十幾噸的鎵,在帶來不菲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大大提高了氧化鋁的純度。

關鍵詞

    鎵是銀白色金屬,熔點29.78℃,沸點2403℃,凝固點很低。質軟、性脆,在空氣中表現穩定。加熱可溶于酸和堿,與沸水反應劇烈,但在室溫時僅與水略有反應,高溫時能與大多數金屬作用。是制作光學玻璃、真空管、半導體的原料,裝入石英溫度計可測量高溫;加入鋁中可制得易熱處理的合金;鎵和金的合金應用在裝飾和鑲牙方面;也用來作有機合成的催化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一本之道高清不卡免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 亚洲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 | 最新日韩欧美理论在线 | 亚洲第四色色色色 | 伊人成人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