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奔來拉動廣州8000億元經濟
2010-11-19 01:15:09
每經記者 朱玲 發自廣州
別出心裁的“水上漂”亞運開幕式,讓廣州一夜成名。
一萬多名運動員參賽,60多萬志愿者服務,號稱歷史規模最大;53家亞運贊助商家,贊助金額超30億元,是多哈亞運會的5倍。136億元的直接投資,帶來8000多億元的經濟效應,這次盛會直接帶動了廣州的經濟奔跑。
11月12日,廣州亞運會開幕。
在城市的車水馬龍中,亞運會后給當地城市居民帶來的最大實惠就是享受到9條地鐵的便捷,環境工程的大改變等。
廣州市財政局數據顯示,本屆廣州亞運會共計投資金額高達1226億元,是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49倍。其中直接投入資金1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3億元)、場館維護和建設資金63億元,合計136億元,剩余的1090億元是在2005年到2010年6年間廣州重點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
本屆亞運會規模空前,預計參賽運動員1.2萬人,志愿者68萬人。亞運會期間,在廣州各個地方幾乎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服務。
廣州亞運會贊助商達到53家,贊助金額超過30億元,雙雙創下了歷屆亞運會之最。贊助金額是多哈亞運會的5倍、韓國釜山亞運會的3.5倍。贊助商中廣汽集團的贊助費達到創紀錄的6億元,三星電子、361°的贊助費用也在2億元以上。
一般來說,一場大型的國際賽事會對當地經濟帶來較大的拉動,但實際還是看GDP的拉動,通常,可以拉動GDP提高1~5個百分點。
根據廣州市社科院的研究預測,本屆亞運會將會為廣州額外增加地區生產總值1032.4億元,亞運會間接投資將會為廣州額外增加地區生產總值7120億元。“直接帶來的經濟效應高達8000億元,拉動今年廣州GDP過萬億肯定可以實現。”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彭澎說。
“亞運會拉動經濟產業最明顯的要算服務行業。”彭澎表示,亞運會加速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如廣州塔 “小蠻腰”現在成了熱門旅游景點,有很多人排隊,這是服務業興旺最直接的表現。
受益于亞運,今年1~10月份,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超過3500億元,同比增長20%。數據顯示,亞運會期間,將有15萬人次海外游客和觀眾到廣州,為廣州帶來8000萬美元左右的旅游收入;此外,將有50萬人次的國內游客和觀眾到廣州,為廣州帶來10億元左右的旅游收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