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王石川:監管部門違法會助長企業輕視勞動者權益

2011-04-07 01:42:35

王石川

    社保局門衛顧建清所受到的權益損傷主要有三點:單位沒跟他簽訂勞動合同;任何保險都沒有;每月工資極低,連政府規定的最低標準都沒達到。

    細說這三大權益損傷,無一不與他所供職的單位——九龍坡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要尋求解決之道,恰恰又離不了九龍坡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同一個部門,既是違法部門又是監管部門,這種錯位令人黯然。

    應該說,我國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已經相對比較健全,特別是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勞動合同法》,該法明確規定,單位遲遲不給簽勞動合同將賠付雙倍工資;超過一年不簽約的,自動視為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些條款無一不捍衛了勞動者的正當權益,也無一不向勞動者展示了美妙的前景,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人們常常指責一些企業傷害勞動者權益者之時,殊不知監管部門本身竟然也成了違法主體,這豈止一個諷刺了得?

    本該遵紀守法、成為守法典范的監管部門卻成為違法主體,其危害有三:第一,加劇了勞動者的維權難度。在資強勞弱的現實語境中,勞動者維權時常常力不從心,為此便求助監管部門,如果監管部門違法,勞動者情何以堪?第二,透支人們對法律的信仰。英國思想家培根說:“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決比多次不公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公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平的判決則把水源敗壞了。”同樣的道理是,監管部門不遵紀守法,會讓勞動者陷入絕望之中。第三,開了惡劣先例,將產生危險的負面導向。那些輕賤勞動者權益的企業從此可能就會理直氣壯:連監管部門都道貌岸然,我自然也可以違法,如果監管部門監督他們,他們也會反唇相譏。

    顧建清的遭遇,讓我們看到了底層工人維權之難,也讓我們認識到他們脆弱的生存狀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最大日韩精品一区365 |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