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2 02:50:31
昨日(4月21日),全國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李克強表示,要以堅決的態度、過硬的舉措、更大的力度,持續深入整治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解決影響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
而在日前,國務院辦公廳亦連續發文,對打擊非法食品添加劑進行全面布控。
一場以圍剿非法食品添加劑為重點的食品安全整肅風暴啟動。
從嚴從重打擊非法添加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的《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中指出,今年將抓好6個重點品種的綜合治理,包括乳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鮮肉和肉制品、食品添加劑以及酒類。
而同時發布的《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在明確了質檢、工商、衛生等部門的職責,強調將加大食品添加劑的行政問責力度,同時要求衛生部門于2011年年底前制定并公布復配食品添加劑通用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標識標準。
在昨天的電視電話會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指出,一旦發現非法添加,要快查快處,第一時間查封問題產品,責令停產停業,并給予嚴厲經濟處罰。對故意添加的,一律吊銷證照、罰沒設備,企業負責人不得再從事相關食品行業。對涉案政府工作人員,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依紀開除公職。對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并依據新出臺的《刑法修正案》,從重從快予以嚴懲。
記者獲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1日發布2011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實施方案,將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列為治理重點。
此前一天,衛生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公告,規定了我國食品中的三聚氰胺限量值。根據這一公告,我國嬰兒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為1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為2.5mg/kg,高于上述限量的食品一律不得銷售。
北京肉類添加劑銷量“可觀”昨日(4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各大食品添加劑專賣店,除了牛肉膏外,羊肉膏、雞肉膏、鴨肉膏等其他各式食品添加劑均有銷售。
記者來到位于馬家樓立交橋附近的北京霞光食品添加劑專營超市。該店面僅二十余平方米,近50個貨架陳列各種食品添加劑。在超市人員指引下,記者先后找到牛肉膏、羊肉膏、豬肉膏、烤鴨膏、雞肉膏等。
一位自稱做羊肉串生意的小販一下子買了12包上述添加劑。“我們這里一天的交易額至少在幾萬元以上。”該店收銀員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北京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劑有限公司食品輔料廠生產的“羊肉香精”包裝袋上看到,羊肉香精配料為羊肉提取物、水解蛋白、油脂、鹽、味精等。
“牛肉膏”凸顯監管漏洞據媒體報道,近期被曝光的“牛肉膏”是屬于食用香精的一種添加劑,其主要成分是新鮮肉類、各種氨基酸、味精、水解蛋白等。
而上述羊肉香精包裝袋上顯示,羊肉香精為淺黃色粉末,逼真的羊肉香氣和口味。可用于燒烤食品(如羊肉串),調味料(燒烤食品外撒料),方便食品等。
昨日,廈門日美企業法人代表陳先生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如果證件齊全又符合相關質量標準,是不違法的,現在查的那些是沒有證件的”。該說法也得到以生產復合調味品為主的強旺集團人士的認同。
公開信息顯示,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而衛生部《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則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食品中允許使用的添加劑品種,并詳細規定了使用范圍、使用量,是指導食品企業正確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技術法規。
中國調味品協會常務副會長衛祥云表示,通常食品安全問題都源于假冒偽劣產品或者使用了不符合標準的食品添加劑。
不過,食品專家董金獅對記者稱,標準一旦有漏洞,很多企業就會鉆這個漏洞。“牛肉膏不是單一物質而是一種混合物,而在國家的食品標準中都是以化學名稱作為標準的,這就是一個漏洞。
“除了標準存漏洞外,我們的檢測手段和執行力度還不夠。”董金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