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6-03 08:38:38
每經網6月3日成都電(每經記者 劉林鵬)
“電荒”迎來了漲價,漲價是否能終結“電荒”?
國家發改委5月30日作出決定,自6月1日起,平均上調15個省市工商業、農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1.67分錢,居民用電價不變。長源電力(000966.SZ)、長江電力(600900.SH)、華能國際(600011.SH)等7家上市發電企業昨日應聲而動,紛紛發公告宣布上調電價。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電價上調只能部分緩解發電企業的壓力,然而將會大大增加高耗能企業的成本壓力。
7家上市電企同日喊“漲價”
“近日收到《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適當調整電價有關問題的通知》,為補償火力發電企業因電煤價格上漲增加的部分成本,緩解電力企業經營困難,保障正常合理的電力供應,國家決定適當調整電價水平。” 華能國際(600011.SH)發布公告表示,此次上網電價調整后,按照公司電量測算,2011年預計上網電價平均提高0.93分/千瓦時。
漳澤電力(000767.SZ)也有公告稱,公司宣布所屬發電公司上網電價均調增0.0309元/千瓦時。公司表示,電價調增后,公司2011年度將增加約2.18億元收入。
“根據公司初步測算,本次電價調整預計增加公司2011年營業收入1.43億元,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償火力發電企業因電煤價格上漲增加的部分成本,緩解公司經營壓力。” 湖北能源(000883.SZ)在昨日發布的電價上調的公告中表示。
此外,在昨天,長源電力(000966.SZ)、長江電力(600900.SH)、 大唐發電(601991.SH)、三峽水利(600116.SH)也發布了公告宣布上調電價。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4月份,提供全國一半以上發電量的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火電生產業務虧損10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72.9億元。
“近期上調電價主要是由于今年我國的用電缺口加大。目前國內煤炭價格高企,火力發電的成本壓力增加,部分火電企業為了避免虧損已經不愿意發電,現在國內部分省市由于電力供應不足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電荒。”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我國的水電大省由于干旱的影響,水力發電無法發揮作用,這使得我國的電荒形勢進一步加劇。
電價上調能終結“電荒”?
今年“電荒”不僅來的早,而且勢頭較猛,本應是7、8月份多發的現象提前到來。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警,迎峰度夏期間電力缺口保守估計將達3000萬千瓦,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公開表示,此次電價上調將減少火電企業的虧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電荒”,并能遏制高耗能行業的過快發展,符合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大方向。
“造成中國大面積‘電荒 ’的根本原因在于價格機制問題。中國實行的是 ‘市場煤計劃電’,近年來煤炭價格持續上漲,由政府掌控的電價調整并不到位,煤電價格倒掛,電力企業虧損嚴重。”林伯強表示。
“此次電價上調只能部分緩解發電企業的壓力。”宛學智稱,目前大部分發電企業的虧損情況較為嚴重,此次電價的上調幅度對火電企業成本壓力的緩解能力有限。而且現在煤炭價格上漲勢頭不減,目前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已經連續11周上漲,如果煤炭價格繼續上漲40元/噸左右,此次電價上調的作用將會被完全抵消。
宛學智稱,由于價格的傳導效應,工業、農業等相關企業的用電價格上調必然會傳導至終端產品,從而導致物價水平上漲,從當前需要穩定物價的宏觀環境來看,電價小幅上調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國的通脹壓力。然而,從緩解電荒的角度來看,現在煤炭價格較高,一些發電企業為了避免虧損已經不愿意發電,部分省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電荒,此次電價上調可以部分緩解發電企業的成本壓力,從而提高發電企業的積極性,這對緩解現在國內出現的電荒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高耗能企業日子將更“苦”
“調高工商業、農業用電價格對于用電企業而言生產成本則會增加,尤其是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紡織、化纖等行業的用電企業。目前,這些行業的電力成本在產品生產總成本中的占比較大,電價上調將會大大增加相關企業的成本壓力。”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以鋼鐵行業為例,若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提高0.01元,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電力成本將增加約15.36億元/年。
記者獲悉,作為用電大戶電解鋁行業受此次電價上調的影響最大。“生產一噸鋁,耗電約為14000多度,若電價上漲2分錢,每噸鋁生產成本將增加280-295元,超過了部分低效企業的盈虧平衡點,高耗能企業的部分退出會釋放出一定的電力需求量。” 浙商證券研究員史海昇表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