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1-06-08 08:44:50
肆虐歐洲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疫情持續蔓延,更有向全球擴散跡象。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美國與捷克也相繼傳出確診病例,現時疫情已蔓延至13個國家。隨著疫情的發展,我國資本市場中關于預防治療該病的相關公司股價也出現了異常波動。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大盤反彈的延續,醫藥板塊在前期大跌的背景下有一定的估值修復需求,大腸桿菌疫情的發展對醫藥板塊走勢有一定助推作用。
機構預測三年業績翻倍
12股資金流入超千萬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醫藥生物指數(申萬一級)收盤4205.00點,自5月30日上證指數止跌回穩已來,該指數即出現震蕩反彈,至昨日收盤累計上漲144.07點,漲幅3.55%,跑贏上證指數2.28個百分點。股價水平也有所回升,5月30日流通盤加權平均收盤價為16.63元,而昨日最新的加權平均收盤價為17.51元,股價重心上移5.29%。
從主力資金流向看,5月30日反彈以來,醫藥生物板塊整體仍呈主力資金凈流出態勢,合計流出5983.3萬元,不過仍有92只個股被主力資金所追捧,呈凈流入狀態,占比54.76%,合計凈流入51025.91萬元,其中,有12只個股區間主力資金流入超過1000萬元,合計凈流入23333.99萬元,這些個股分別是:魯抗醫藥(600789)(3815.68萬元)、云南白藥(000538)(3255.86萬元)、科倫藥業(002422)(3001.38萬元)、海翔藥業(002099)(2477.40萬元)、聯環藥業(600513)(2219.22萬元)、西南合成(000788)(1445.68萬元)、仁和藥業(000650)(1444.24萬元)、江中藥業(600750)(1324.72萬元)、同仁堂(600085)(1227.03萬元)、信立泰(002294)(1070.72萬元)、華東醫藥(000963)(1045.15萬元)、長春高新(000661)(1006.90萬元),值得密切關注。
估值角度看,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6月7日收盤,醫藥板塊平均動態市盈率(TTM)為38.25倍,據機構預測,2011年該行業整體市盈率降為26.32倍;2012年再降為20.35倍;2013年進一步下降為16.22倍,以上數據顯示,在三年后的2013年醫藥板塊的業績將提高至目前的一倍,估值的逐年下降顯示出該行業發展前景良好。國聯證券建議,關注題材個股補跌完畢后的機會,同時對于估值相對便宜的白馬龍頭股也可以適當跟進。
從具體個股來估值看,醫藥生物股目前動態市盈率普遍偏高,處于30倍以上的個股達143只,占比85.12%,不過,仍有9只個股市盈率低于22倍,位于行業整體估值洼地,這些個股分別為:ST東盛(8.32倍)、浙江醫藥(600216)(13.01倍)、健康元(600380)(17.71倍)、新和成(17.97倍)、哈藥股份(600664)(18.32倍)、麗珠集團(000513)(20.12倍)、山東藥玻(600529)(20.48倍)、三精制藥(600829)(21.19倍)、西南合成(21.33倍),值得關注。
其中,ST東盛今年每一季度實現每股收益0.31元,凈利潤增長513.17%,業績爆發性增長。2011年一季報披露,本期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加10001萬元和9992萬元,增幅為612.15%和612.60%,主要因為本期公司確認了收到的“白加黑”交易獎金和解款12024萬元收益所致。由于公司債務減免的實施以及白加黑獎金和解后收益的確認,預計2011年中期將扭虧為盈。
據《證券日報》研究中心最新統計,醫藥生物板塊的168只股票今年一季度實現攤薄平均每股收益0.1466元,平均每股凈資產(整體法)4.2148元,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0.0067元,凈資產收益率3.64%,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0.45%。
“超級病菌”現身
牽動相關個股活躍
據記者了解,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是大腸桿菌的一個亞型,EHEC分為157、26、111血清型,主要致病菌株為O157∶H7,可引起感染性腹瀉,因能引起人類的出血性腸炎而得名。在1982年一次出血性結腸炎流行中被分離出。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凡是體內有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的病人、帶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傳播本病。動物作為傳染源的作用尤其重要,較常見的可傳播本病的動物有牛、雞、羊、狗、豬等,也有從鵝、馬、鹿、白鴿的糞便中分離出O157H7大腸桿菌的報道。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潛伏期1-14天,常見為4-8天。輕者可不出現任何癥狀和體征,或僅出現輕度腹瀉。部分病人有發熱或上感癥狀,發熱為自限性,一般1-3天消退。多數患者5-10天內痊愈。重者則可引起出血性腸炎,少數人,尤其是兒童和老人可在病程1-2周出現溶血性尿毒綜合癥或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并發癥。
隨著各國病例的增加和疫病的進一步蔓延,A股市場相關抗生素概念股的投資熱度也不斷上升。諸如昨日漲停的醫藥股西南合成和魯抗醫藥就完全受益于生產抗生素。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可以關注與“超級病菌”有關的上市公司,包括三類公司:1.基因檢測公司。如科華生物(002022)、達安基因(002030)等個股。2、消毒器械公司。如新華醫療(600587)等個股。3.對“超級病菌”的治療或有幫助的醫藥公司。如萊美藥業(300006)、西南合成、魯抗醫藥、哈藥股份、華北制藥(600812)、聯環藥業、海正藥業(600267)、華海藥業(600521)、浙江醫藥、上海醫藥(601607)等個股。
中藥成本上漲
關注有提價能力公司
近期藥材的漲價迅猛,黨參、黃芪、麥冬這些常用的中藥漲幅從去年5月至今已經漲價超過了100%。中藥材的漲價對中藥飲片的毛利率影響不大,對中成藥企業毛利率構成了較大的壓力。
本月中藥材價格大部分同比上升。據興業證券(601377)提供的數據顯示,17種主要中藥材及白糖的價格11種同比上升、5種同比下降,2種同比持平。川芎、丹參、當歸、黨參、紅參、黃芪、黃芩、太子參、冬蟲夏草、茯苓、白糖價格本月份同比上升;三七、板藍根、紅花、金銀花、野菊花價格同比有所下降;兩面針(600249)和石斛價格同比持平。
分析人士指出,中成藥行業受中藥材價格上漲的影響較大,毛利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品牌以及技術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受影響較小,而品牌以及技術優勢不明顯的公司毛利率影響較大。
愛建證券分析師給予中藥行業“強于大市”評級。中藥飲片行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增速較快,中藥飲片行業可以關注康美藥業。品牌中藥公司中可以關注品牌優勢明顯、產品有提價能力的公司如東阿阿膠(000423)、云南白藥,中藥現代化公司中可以關注技術研發實力突出,不斷有新產品上市、毛利率穩定或保持上升的公司如天士力(600535)、康緣藥業(600557),還可以關注大集團背景下有資產整合預期、自身生產經營穩定增長的公司如華潤三九(000999),還可以關注中藥配方顆粒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如紅日藥業(300026)。中成藥公司長期來看,有GAP基地的上市公司將保持較強的成本競爭力和產品質量競爭力,如云南白藥、天士力、華潤三九、白云山、益佰制藥(600594)、東阿阿膠、同仁堂。
估值已近底部
無下行空間
板塊估值已近歷史底部,估值分化在所難免。申銀萬國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全市場最低市盈率14倍,醫藥板塊20倍;2005年全市場最低市盈率12倍,醫藥板塊22倍;目前全市場預測市盈率14倍,醫藥板塊26倍,小股票還在去泡沫,預示著板塊估值正在逐步靠近2008年金融危機和2005年時的估值底部區域。而基本面方面,優質公司增速從過去的20-30%提高至30-50%,估值20-30倍,已無下行空間。國際板推出有利于估值分化,香港市場成長性好的消費公司同樣給予了30-40倍市盈率;美國市場醫藥行業高成長企業,估值同樣高于30-40倍。
買點已到,高增長低估值是首選。歷史表明如果經濟滯漲,醫藥股表現名列前茅,年內絕對收益空間不應該低于20%,相當于年末30 倍也即2012年23倍,高增長低估值是首選。
申銀萬國6月報告給出的短期組合:科倫藥業、康美藥業、仁和藥業高增長低估值,未來兩年凈利潤復合增速40-50%,2011年預測市盈率低于25 倍;魚躍醫療(002223)和海正藥業,最大程度受益快速增長的行業,2011年預測市盈率30-35倍,未來兩年企業盈利增速超過50%。其中魚躍醫療首次給予增持評級,理由是家用器械快速增長和進口替代,為公司提供多樣化的增長空間,下跌的市場帶來介入機會。報告中長期看好的戰略性品種為:恒瑞醫藥(600276)、云南白藥、東阿阿膠、天士力和人福醫藥(600079)。
國信證券6月推薦6只增長明確的細分領域龍頭股:天士力、中恒集團(600252)、云南白藥、一致藥業(000028)、華東醫藥、人福醫藥。
中投證券報告也認為,醫藥板塊穩定較快的增勢并沒有改變,估值已經進入歷史底部區域。6月組合建議重點配置:完成股權激勵后有較強業績釋放動力的愛爾眼科(300015)和人福醫藥;創新藥獲批的恒瑞醫藥;核心競爭力突出、估值開始有吸引力的魚躍醫療;防御性突出的云南白藥。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