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4 01:41:41
那么,我們到底需要儲備多少養老資金呢?據世界衛生部預估,到2050年中國居民的平均壽命將達到80歲以上,假設六十歲退休,退休后至少還有二十年以上的日子,以夫妻二人每月生活費3000元計算,20年下來就得有72萬元,如果再考慮通貨膨脹,這個數字還要更大;退休后面臨的另一個現實是潛在的醫療費用支出,而根據中國衛生的統計,醫療費用支出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經濟收入的增長速度,因此儲備30萬的醫療費用并不過分。總的來看,我們至少需要儲備100萬的養老金,才會讓退休后的生活不會出現大幅下滑的狀況。
近百萬的巨額養老資金該如何儲備?目前來看,養老金的來源主要通過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和個人退休前積累資金來實現。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社保養老基金缺口高達1.3萬億,隨著老齡化的加速這一缺口可能進一步加大,依靠政府保障難以完全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能達到退休前的水平,還需要個人退休前通過各種方式儲備養老金。考慮儲備養老資金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通過合理的理財分享時間價值帶來的資本增值將大大減少需要的本金,而越早開始投資,所需要積累的本金也越少。
基金定投是一種分批進場的投資理財方式,長期堅持能夠有效降低投資成本和市場波動的風險,是適合個人進行養老金儲備的好方式。以18年上證綜合指數8%的收益計算,20年后儲備100萬養老金需每月投資1686元,其中累計本金投入僅40.5萬元。由此可見,通過基金定投每月只需拿出一小部分資金,就有望在不影響當前生活品質的前提下,實現養老資金的儲備。在海外成熟市場,定投還得到了投資大師的推崇。股神巴菲特就曾表示,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業余投資人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投資專家。在中國臺灣,定投更被形象地比喻成 “傳家基金”,即指堅持這個投資方式,可以年年堅持、代代相傳,為家庭積累財富。 周婷婷 整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