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1-07-18 08:53:01
在經過去年底以來的下跌后,大消費重回基金視野,未來大消費是否還有機會?證券時報記者邀請融通領先成長基金經理管文浩、大成中證紅利基金經理胡琦、中歐價值發現及中歐新動力(310328)基金經理茍開紅共同探討這一問題。
證券時報記者:您是否看好今年下半年大消費板塊走勢?
管文浩:消費是未來中國經濟轉型的著眼點,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消費需求具備可持續增長的堅實基礎。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消費大國,消費類上市公司面臨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增長空間,有條件成為大市值公司。
胡琦:消費是一個值得長期看好的永恒主題。中國正在經歷中產階級迅速崛起和人口開始邁向老齡化的時期,中產階級崛起對應的是消費升級,老齡化則增加了對醫療保健消費的需求,可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有:能夠實現產品功能、品質、市場定位升級的公司(如產品從低端走向高端);新消費領域和新消費模式的領軍者(如文化消費、網絡消費等);醫藥醫療及保健行業的優勢企業。
茍開紅:看好大消費長期發展前景,但不能對消費行業的增長給予過高的預期,換句話說,其估值水平不應達到高成長新興行業的水平。目前消費類股票出現了大幅波動,與市場的情緒波動有關,更傾向于以合理的價位配置消費類個股,而不是趨勢性操作。
證券時報記者:目前大消費股的整體估值水平是否偏高?
管文浩:按今年業績測算,目前大消費板塊整體平均市盈率為25倍左右,基本上處于歷史平均水平。具體來看,食品飲料行業預期今年平均業績增長幅度超過30%,估值仍有提升空間,隨著下半年消費旺季的到來,該板塊仍值得看好;尤其是白酒板塊,龍頭公司產品處于供不應求狀況,未來有提價預期,股價表現可能在大消費中領先于其他子行業。
胡琦:經過上半年的調整,大消費估值水平已經開始回落。以一線白酒為例,目前的動態市盈率在26倍左右,歷史上一線白酒的估值大體在20至30倍間波動,當前略高于歷史平均水平。但通常白酒類上市公司在每年二、三季度市場表現會相對較好,值得關注。
茍開紅:目前大消費板塊的估值水平相對合理。我們更看好受益于人口老齡化的醫藥板塊和受益消費升級的相關板塊。
證券時報記者:“十二五”規劃中將消費放在重要位置,政府擴大內需的意愿也逐步增強,未來三年,哪些消費子行業可能最受益?
管文浩:從未來三年來看,食品飲料、商業零售、醫藥等子行業可能最受益。隨著醫保覆蓋率的提高,醫藥行業將迎來需求爆發的機會,一些普藥產品價格下降可能帶來一些負面沖擊,但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品牌優勢的龍頭醫藥上市公司完全有能力消化降價壓力、實現業績的持續快速增長。今年是藥品降價影響較大的一年,一些醫藥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有壓力,但明年以后可能恢復快速增長的勢頭。大眾消費品和商業零售行業亦面臨持續性增長機會,龍頭公司有可能實現市值翻番。
胡琦:放眼未來,我個人傾向于醫藥醫療類、文化消費和網絡消費類的上市公司的成長性和估值彈性會更具吸引力。在市場競爭非常充分的傳統消費領域(如家電、紡織服裝),獲得競爭優勢的企業是中長期較好的投資標的。
茍開紅:醫藥板塊可能是最為受益的板塊。中國在醫藥領域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差異更大,提升空間也更大,同時,當前政府也對民生領域中的“醫療健康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程度。
證券時報記者:近期不少人看好食品飲料和零售板塊,您怎么看?
管文浩:目前這兩個行業估值處于歷史平均水平,相對更看好食品飲料板塊,因為該板塊競爭格局較好,有一批市值規模較大、具有品牌優勢和定價權、持續業績優良的公司;商業零售板塊大多數是區域性公司,內部競爭格局不太好、成本轉嫁能力有限、市值規模偏小,不過,少數外延擴張較快的零售公司也可能表現優異。
胡琦:食品飲料上市公司需要面對兩個重要的考驗:高通脹和食品安全。前者關乎發展問題,有品牌優勢、渠道優勢和管理優勢的公司在高通脹下更具成本轉嫁能力;后者關乎生存問題,食品安全是這個行業的生命線。在這兩個考驗下,上市公司勢必將出現分化。整體來看,經營高端食品飲料的企業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零售板塊最佳的生存環境是溫和通脹時期,其次是高通脹時期,一旦步入惡性通脹,對零售行業的沖擊也是非常顯著的。在當前高通脹的市場環境下,零售板塊的防御性投資特征會更為突出。
茍開紅:上述兩個板塊快速的估值修復階段已完成,未來將進入需要靠業績支撐的增長階段,預計板塊內個股的分化將會加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