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31 01:46:59
機構投資者認為,中石化擬再發300億元新債是觸發此次轉債大跌的導火索。而對于后市,有債券基金經理認為,經過快速和強力的估值泡沫擠壓,目前部分轉債已具備不錯的買點。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本周,可轉債市場突如其來的系統性暴跌,遠在機構意料之外。僅兩個交易日,可轉債指數已跌去4.6%,成交量顯著放大,震蕩幅度超過7月初。機構投資者認為,中石化擬再發300億元新債是觸發此次轉債大跌的導火索。而對于后市,有債券基金經理認為,經過快速和強力的估值泡沫擠壓,目前部分轉債已具備不錯的買點。
中石化“輪動發債”引擔憂
8月29日一開盤,石化轉債率先下挫,中行、工行等大盤轉債也隨之淪陷,此后小轉債也失去抵抗紛紛下跌。
最終,轉債指數單日下跌3.64%,創近一年來單日最大跌幅。石化轉債領跌,重挫5.61%至96.56元;此外,中行轉債、歌華轉債、川投轉債也在當日跌破面值。而海運轉債跌幅最重,大跌7.18%。
8月30日,周二,轉債市場持續走弱,國投轉債補跌4.22%,石化轉債則再跌去1.7%,中行、工行等大轉債也收綠。
僅此兩日,可轉債指數已跌去4.6%,成交量顯著放大,震蕩幅度超過7月初。
業內人士將引發此次暴跌的導火索直指中國石化提出將發行300億元轉債融資的計劃。“這件事情之前有傳聞,但沒想到這么快就出來了。”有基金經理表示。中石化滾動發行可轉債的行為讓市場 “感覺很不好”。
投資人擔憂的是,“通常情況下發行轉債被看作股權融資行為,有的企業把發行可轉債看作廉價的融資方式而不斷進行滾動發行,讓投資者產生了不好的預期。”有債券基金經理認為。今年3月,中石化剛發行了230億元可轉債。
另外,準備金新規也可能是另一個誘因。新規定計劃將商業銀行的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范圍,從9月5日起實行分批上繳。“銀行的表外資產納入資本充足率管理,這可能導致銀行表外資產被動的收縮,銀行資產池中可能有部分可轉債品種,這些流動性好的資產可能率先收縮。”
債基被拖累大失血
而受到轉債市場暴跌的影響,債券基金凈值也出現大幅下挫,部分轉債倉位較重的債基跌幅甚至超過指數基金。
8月29日,債券基金的平均跌幅就達到0.94%。大成景豐B、銀華鑫利由于具有杠桿,凈值跌幅高達6.21%和4.26%。
可轉債基金亦是重災區,華寶興業可轉債跌去3.1%,富國可轉債下跌2.62%,博時轉債下跌2.55%,興全可轉債跌2.51%,華安可轉債跌1.7%。
此外,由于轉債市場經歷了前期的下跌,部分債基提升了配置比例,此番也受到重創。如天治穩健雙盈、寶盈增強收益、博時穩定價值、大成強化收益、國泰金龍債券等跌幅均超過2%。
而從29日的凈值反應也可以看出,部分二季度末轉債倉位仍較高的債基已有所減持。如招商安瑞進取,二季度末轉債倉位高達61%,農銀匯理恒久增利轉債倉位達37%,長盛積極配置轉債倉位為31%,工銀瑞信雙利倉位為29%,但在大跌中,這些基金的凈值折損幅度均低于同等轉債配置的其他債基,可見已經對持有的轉債進行了減持。
機構再提買點
三季度,可轉債已經經歷兩輪大跌之后,是風險猶存,還是進入了投資價值區域?
“我認為現在是一個買點。”興全可轉債基金經理楊云表示。在今年二季度,楊云尚且考慮到轉債價格相對并不便宜,而保持了一個相對中性的倉位。
“這次事件對轉債市場應該算是短期沖擊,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短期沖擊對投資反而是有意義的,在很快的時間內把估值降下來了。”
“就拿石化轉債從估值水平來看,已經回到2002、2003年的水平,已經非常便宜。另外,歷年來中石化的隱含波動率都是很高的。”楊云表示,目前已經是一個比較好的買入時機,“我更看好收益率比較高,溢價不高的品種。”目前,石化轉債的到期收益率為3.36%,而溢價已降至17%。
而對于后續待發的民生轉債等大盤轉債帶來的供給增加,楊云則表示不用太過擔心供需問題。“如果因為供給的原因導致轉債便宜了,反而是好的機會,相信這次大跌,可能使國電轉債的上市,以及民生轉債的發行價格都會比較便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