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11-29 08:58:01
現在很多人都說華夏的成功不可復制,原因有2007年市場不會重來,范勇宏、王亞偉只有一個,銀行渠道便宜不再等理由。
前言:
華夏基金在06年以前管理規模也才數百億,隨后經歷大牛市才成為兩三千億的大公司。如果說是07年大牛市造就了華夏資產管理規模從數百億到兩三千億的飛躍,當時的銀行渠道也沒有那么貪婪,那么同時期的數十家基金公司為何沒那么幸運?
同時,華夏將解開股權的枷鎖,華夏,也將要回來了。
人不可貌相,基金公司發展不可想象。這這一兩年出現了一些新的基金公司。包括浙商,平安大華,富安達等。這其中會出現下一個華夏嗎?華夏如何成功?華夏的成功可以復制嗎?
要到年底,又到了基金經理跳槽的高峰期,各基金經理無論做的好還是不好,都想往更好的單位和職位流動。而華夏似乎并不為此擔憂,除了超具吸引力的利潤和員工收入外,留住人才的除了金錢,一定還有其他的一些重要因素。
我想,華夏基金成功的要素還是人,以及在人背后的一系列制度。
惠理基金的工業化流程
說喬布斯不可復制,我相信;但是說基金公司的成功不可復制,我不信。
基金公司和實體公司之間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實體公司面對不同的市場,基金公司面對同一個市場。
一家成功的基金公司的經驗,說不可復制,何理之有?
惠理基金,這家在香港上市的基金公司,是亞太最優秀的基金公司前三甲,2010年凈利潤7億港元,最高時市值達到150億港幣。
而華夏基金目前年凈利潤10億,市值約170億。但不要忘了,在中國內地,基金公司的成立還具有壟斷性質,其“牌照”的溢價是很貴的。
我們暫且把他們都看成最優秀的基金公司之一。現在很多人都說華夏的成功不可復制,原因有2007年市場不會重來,范勇宏、王亞偉只有一個,銀行渠道便宜不再等理由。
惠理基金的創始人,董事長謝清海肯定不會同意這種觀點。
“也許是因為市場人士或媒體總是講戰勝市場必須得找個天才或者得有明星基金經理,或者是暗箱操作,我甚至開始猜測是否存在某種陰謀。我對自己說,這可不是做投資的長久之策。所以,我開始問自己一些非常簡單的問題,比如:是否存在這樣一個方法,即使是普通人或從大學直接招聘來的新手,經過鍛煉也可以成長為優秀的價值投資者,至少在中國市場得到認可?”
在他看來,基金公司靠一個“天才”來維持優秀,是危險和不靠譜的。一個基金公司應該立志把一群最普通的大學畢業生訓練成合格的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所以,公司內部需要一套工業化的培養流程。
“我正試圖擺脫依賴天才的投資體制,并努力建立一個體系,轉變成可持續可進化的過程。”謝清海表示。
“我們做的第一步是必須從零起步,這只是就創造一個合適的文化來貫徹執行這個想法而言。”
謝清海做的第一件事是創造一種公司文化。員工必須在“我的承諾”書上簽字,并裱好后放在電腦前面,承諾書中大體上囊括了價值投資所需的基本觀念。
“因為價值投資真正是一種非常有活力的哲學,也是對現實的深入探索,但如果你沒有找對理智且誠實的人,那也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完成使命。”
將誒下來,謝清海講基金經理的技能分成很多塊。并有一個打分體系,分別是A、B、C、D四個檔次。
第一個技能,是原創思想。惠理基金要求員工訓練辨別低估、合理,高估的三類股票的能力。
第二:研究能力。公司三好:“好生意”、“好管理”、“好價格”
第三:決策--殺手的本能。決不允許“另一方面先生”,一定要有觀點。
“第三個技能原本不被視為一個技能,”謝清海說到,“直到我開始意識到,其實決策本身就是一個可教的技能。實際上,真正的問題是決策不足,盡管我們的團隊有將近30人左右,其中不乏分析師和基金經理,但沒有幾個人愿意冒險做出實質性的決定。”
“我們稱那為缺乏”殺手的本能“--這是我常用的一個短語。你知道,在文明社會,沒有人真的想殺死任何人。我們公司有一個已經離職的人,大家稱他為OTOH先生。”
“OTOH意思是”另一方面“。嗯,我相信我們都知道這個詞,這類分析師總是給你一份大約30頁厚的分析報告,你需要花費半個晚上來閱讀,可讀到最后卻是”然而、如果、但是、從另一方面而言、如你所知“之類不知所云的結論。所以最后你都不知道他建議你做什么--如果有什么的話。所以,我努力從我的公司里清除類似OTOH這種人,但這并不容易。我也開始意識到這完全可以進行訓練,并且這對做決策是一件好事。”
接下來還有交易方法,也即“交易結構化”,即當公司發展迅速規模龐大后,不通過二級市場直接購買股票,而是和公司直接溝通,購買打折股票。
謝清海還提到“執行”。不過這個是由專職交易商組成的專業團隊來完成。
最后的一組技能,是維護自己的股票,持續調研,并在合適的時候退出。
--謝清海對惠理基金培養人才的“工業化流程”構造,這是一個極好的經典公司分析案例,呈現出以人為最重要資產的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那些在市場艱難,銀行兇猛的背景下,希望成為“華夏第二”的眾多小基金公司,能夠從中學到很多經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