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1 01:53:5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魏玉卿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魏玉卿 發自北京
上周末,央行宣布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業內人士流動性緊張局面有望得到緩解,滬指聞訊高開。基金人士認為,A股值得看好,反彈有望延續。
南方基金認為,降低存準率緩解當前經濟中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對A股市場構成利好,預計從一月份開始的反彈將延續。溫總理在節后重申一季度政策要預調微調,此次央行下調存準應該是具體落實國務院的部署。一月份CPI超出預期,但通脹回落的趨勢已經形成,預計二月份CPI將下降到4%以內。當前經濟中的主意矛盾是防止經濟增速超預期下滑,政策放松是必然選擇。今年還會多次降準,以適應保增長的要求。
滬上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則有相反觀點,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表面上看市釋放流動性,但實際上是保持貨幣的穩定性,讓銀行池子里的會保持不變。不過,流動性已成為投資者判斷股市行情的依據,A股仍值得看好。”
博時策略混合基金經理王燕也認為,降準確立了貨幣政策逐步放松的趨勢;對股市而言,降準對資金面有所改善,降低風險溢價,對股市估值有正面影響;對房地產行業而言,總體調控政策并沒有基本的變化,降準對其資金面的改變也不會太大。
從基金觀點不難看出,股市在反彈超過10%以后,基金經理仍舊看多。而某基金人士也向記者表示:“A股政策市的特征非常突出,政策的累計效應逐步顯現,A股看漲。”
年內股市緩步反彈,但基金凈值表現不佳。同花順數據顯示,580只開放式偏股型基金中(含ETF聯接基金),今年1月份以來,基金凈值平均增長率為3.23%,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超過10%,能跑贏大盤的偏股型基金僅7只。東吳行業輪動、南方隆元等漲幅超過10%以上,而在凈值下跌的基金當中,主題投資類基金領跌,一些基金凈值跌幅超過了5%。
從凈值來看,反映出基金整體偏謹慎保守的操作思路,不過在去年四季度布局大盤藍籌股,調倉幅度較大的基金,在今年1月份以來的反彈中,則顯示出了優勢。另外,上交所、深交所的交易公開信息也顯示機構席位鮮少出手,逢高減倉的機構席位比大單買入的機構席位多。
來自德圣基金研究中心2月16日倉位測算數據業顯示,基金上周繼續了前周的主動減倉操作。其中一些大基金公司減倉明顯,如嘉實、南方、易方達、華夏、博時等大型公司旗下基金減倉明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