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1 16:21:57
每經編輯|胡騰
獻言兩會:房地產調控不僅要控房價,更應控建筑能耗水平
朗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田明
在房地產調控方面,只調控房價這一個維度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地方的土地掛招拍,限定房價來競拍地價。某些開發商一旦獲得土地,為了獲得利潤,勢必拼命壓縮建安成本,可能導致的后果是房屋質量下降、存在安全隱患、不采取節能措施等等。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在房屋的全壽命周期里,建安成本只占總成本的5%。在中國這個比例可能更低。壓縮這部分成本,使建筑在未來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留下耗能、安全、品質等方面的問題,建筑能耗在社會總能耗中,排在工業、交通之前,列第一位。建筑是“百年大計”,造出大量不節能的建筑,后患無窮。
房地產調控不僅要調控房價過快增長,同時應該調控節能率、降低建筑能耗。據我所知,德國建立了建筑能耗規范,且不斷提升,同時建立了配套機制,將建筑區分為不同的節能等級,進行節能能效標識,在銀行貸款利率上,根據不同節能等級,提供不同貸款利率,鼓勵購買節能住宅,在監管上不批準達不到節能規范的項目包括改建項目。還有一些國家給予綠色建筑一定的容積率獎勵來鼓勵綠色建筑。
因此,值此《每日經濟新聞》提供的機會,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參考一些先進國家的經驗,制定具有一致性、系統性的政策,把政策優惠交給終端消費者,通過不同的利率、電價、許可、容積率獎勵等等手段,推進我國建筑節能事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