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全部

每經網首頁 > 全部 > 正文

《福布斯》排行榜折射出中國實體經濟“空心化”隱憂

上海證券報 2012-04-23 10:15:02

從福布斯榜單中看出中國實體企業在經濟中的地位在不斷下降,實體經濟“空心化”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大隱憂。

美國《福布斯》雜志18日公布了最新一期全球企業2000強排名,中國有136家企業上榜,上榜公司數量僅次于美國(524家)和日本(258家)。該排行榜是根據銷售額、利潤、資產和市值等各種指標綜合評定而出的。在排名前30位的企業中,有6家中國企業,其中4家是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第5位)、中國建設銀行(第13位)、中國農業銀行(第19位)、中國銀行(第21位),另外兩家是中石油(第7位)和中石化(第24位)。銀行再次“引領”了中國企業在《福布斯》上的排行,繼續扮演中國規模最大、利潤最高企業的角色。

如果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如果這是企業經營機制轉換的成果,如果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與其他行業之間已經形成了良性互動機制,見到這樣的榜單,無疑是令國人高興和期待的。只是遺憾的是,這是行政性壟斷的結果,所以對這樣的榜單,我們不僅高興不起來,反而更有理由擔憂中國經濟的未來。

必須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到現在,在短短的三年多時間,中國的銀行已出現了兩次業績“大爆發”。第一次是金融危機發生后的一年多時間里,國有商業銀行出現的信貸規模“大爆發”,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信貸資金投放總量超過了17萬億,尤其是2009年,一年的信貸投放總量更是突破了10萬億,創造了“歷史”;第二次是貨幣政策緊縮以后的一年多時間里,銀行出現了效益“大爆發”。由于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壓縮信貸規模,企業普遍出現了資金緊張。面對嚴峻的形勢,國有商業大銀行沒有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矛盾,而是趁機大幅上浮利率、在給企業發放貸款時搭配至少一半的承兌匯票、要求企業邊貸邊存、搭售理財產品、收費等。一般的貸款,都超出了基準利率的一倍以上,兩倍、三倍的也是比比皆是。前者留下的“后遺癥”是,流動性過剩、通脹壓力加大,企業和民眾的經營負擔、生活負擔加重;后者留下的“后遺癥”是,企業融資成本大幅增加,效益急劇下降,利潤源源不斷地流向銀行。由此可見,銀行這兩年的規模和效益大擴張,是以犧牲其他企業的利益為代價的,是對實體經濟的嚴重傷害,給中國經濟留下諸多隱患。

而從入選榜單的其他企業的情況看,同樣具有令人擔憂的問題。進入排行榜前200位的中國企業,雖然有15家,但是,沒有一家真正的實體企業,其中金融企業占了9家、資源型企業占了4家,其余兩家為通信企業??纯慈毡竞晚n國進入榜單的企業,排名首位的都是實體企業,前者為豐田汽車公司,后者為三星電子。美國進入榜單的排名首位的埃克森美孚公司,雖然這也是老牌的資源型企業,但早已走上了多元發展、跨國發展、控制性發展的道路,如發電、控制國外的礦山資源等。

這幾年,中國的實體經濟處境越來越逼仄,甚至被邊緣化。一方面,實體企業經營的難度越來越大,盈利空間越來越小,社會資本不愿意再在實體企業待下去,實體產業出現了“空心化”現象;另一方面,銀行、房地產、資源性行業等盈利水平太高、經營太容易,對社會資本也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使許多社會資本明里暗里進入了這些領域,也使社會利潤大幅度向這些領域轉移。

實體經濟被“空心化”,不能不說是中國經濟的一大隱憂。雖然管理層已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并提出了重視和關注實體經濟發展的要求。但是,如果銀行、資源型企業等仍然在不規范行為之路上走下去,那實體經濟“空心化”的問題就不可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當我們在為中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2000強的數量不斷增多、位次不斷前移感到高興的同時,更希望中國實體企業能像銀行等一樣快速成長。再怎么說,銀行、通信、資源性等企業的發展,最終還是要依靠實體產業的發展為基礎。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色综合久综合久久综合久鬼88 | 亚洲激情国产激情在线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 亚洲精品分类在看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少妇 | 五月天在线精品老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