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7 01:09:59
黃偉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5日發布聲明稱,為了刺激更強勁的經濟復蘇,將維持現有的高度寬松貨幣政策,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零至0.25%區間至少到2014年下半年。之前,由于經濟數據不佳,美聯儲副主席耶倫曾表示將再次考慮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看來,冥頑不化的西方印鈔機萬能論者,是準備把印鈔票救經濟這一條道走到黑了。不過,在筆者看來,無論美聯儲印多少鈔票,無論實施QE3、QE4,哪怕是QEn,只要美國的有效生產力持續降低,美國經濟衰落的趨勢就不可能得到扭轉。
自從凱恩斯主義誕生以來,西方人把寬松貨幣政策反復用于經濟危機時挽救經濟,早已麻醉成癮,難以自拔。客觀地說,寬松貨幣政策確實有短期效果,歸根結底是因為這種政策把自然經濟周期進行了削峰填谷似的人為改造,使經濟周期波形平緩化,不至于大起大落,可以維護社會穩定。
中央銀行為對付所謂有效需求缺乏的經濟危機困境,就必須要人為創造市場需求。而這只能是透支的未來階段市場需求,因為要維護貨幣的信用,中央銀行不能直接憑空印鈔票,那必然會引起惡性通貨膨脹。必須以某種抵押方式把印出來的紙幣以虛偽的但卻是必要的借貸形式發行出去,并且要限期還貸。限期還貸的時間就是中央銀行透支未來市場需求的預估時間。
中央銀行通過購買政府債券、公開市場操作、再貼現貸款等冠冕堂皇的形式從財政和金融兩個渠道發行超過現階段市場實際需要的紙幣,向經濟體注入流動性,產生市場需求,刺激經濟增長,從而巧妙地為赤裸裸的印鈔機披上了一層“合理合法”的遮羞布。
據說QE1和QE2讓美聯儲2010年盈利820億美元,2011年盈利770億美元。不過,這些盈利其實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因為它們應該是短期還本付息的賬面盈利罷了。如果美國政府和金融機構無力還本付息形成壞賬,就像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中那樣,美聯儲就會放棄一切所謂盈利,不顧貸款“風險”,大規模向美國政府和金融機構借出新債。其實,看起來頗具獨立性,實則就是美國政府一部分的美聯儲,真正看重的不是什么賬面盈利,而是自己印出的鈔票能否刺激美國經濟取得實實在在的增長。理想狀態下,美國的名義GDP和實際GDP都會因為寬松貨幣政策實現增長,這也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干預政策的如意算盤。然而,凱恩斯主義這一如意算盤能否實現,取決于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國家的有效生產力。
如果一個國家生產并通過成功銷售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有效生產力低,就像美國,貿易長期大量逆差,那么凱恩斯主義經濟干預政策就不能夠取得好效果。因為中央銀行人造的市場需求絕大部分被外國的資本所占據,不能在國內形成充分就業,也就不能實現內部良性循環,本國經濟自然就不能夠取得實際增長。并且由于這種人造的市場需求原本就是透支未來,因此必然將進一步削弱未來經濟增長能力,導致長期惡性循環。
正因為如此,奧巴馬政府的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和美聯儲的QE1和QE2,至今也沒有把美國經濟拖出泥潭。期間或有一些時候經濟數據好像很不錯,其實,那不過是因為大量美元流動性導致美國服務業有片刻的繁榮。由于零售業等服務業銷售經營的大多是外國產品,消費美元產生的主要就業量在外國,因此不具有可持續性。
歸根結底,由于產業空心化導致有效生產力持續降低,哪怕美聯儲啟動QEn,印出再多鈔票也留不住,凱恩斯主義在如今的美國必然失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