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黃偉:全球爆發有效生產力爭奪戰

2012-05-18 01:27:06

每經編輯 黃偉    

黃偉(財經作家)

近來的中國經濟數據越來越讓人揪心。財政部5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財政收入10774億元,增長6.9%,增幅同比大幅下降20.3個百分點;而4月份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增幅下降更多,稅收收入9428億元,同比僅增長2.6%。同一天,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4%,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 (PPI)卻同比下降0.7%,創2009年以來新低,兩者之間的“剪刀差”呈繼續擴大之勢。

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部分知名企業也在進行裁員。有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出口失去競爭力,遭遇貿易壁壘,進口金額高漲,高端產業回流發達國家,低端產業遷往東南亞,因此中國可能追隨日本的腳步,變成貿易赤字國家。中國這些經濟現象說明什么?說明雖然一度瘋狂的貨幣擴張已經有所收斂,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生產經營比較成本仍然在繼續上升,競爭優勢在削弱。

放眼看世界,我們應該注意到,陷入金融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的西方國家正在重新掀起再工業化浪潮。例如法國新任總統奧朗德在競選時就已經承諾,將對把生產遷回國內或者堅持在法國進行生產的企業進行減稅優惠。可見,西方國家已經認識到國際產業轉移是他們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之一,正在亡羊補牢。

我們還應當看到,比中國更具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廣大發展中國家,正在努力建設各種經濟特區、開發區,采取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國際產業轉移,以促進自身經濟發展。

林林總總的經濟現象,歸結起來足以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由于金融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對金融化經濟模式的摧毀性打擊,一場世界性的、沒有硝煙的實體經濟核心資源爭奪戰已經悄然爆發。爭奪的對象就是有效生產力,也就是能夠有效占據市場需求的生產能力,通俗地說就是生產并且通過成功銷售有效占據市場份額的實體經濟產業。

為什么世界各國都要爭奪有效生產力?因為有效生產力越強,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就越有利,可以取得更多的貿易盈余;貿易盈余將帶來消費和投資的健康增長,進而促使國民經濟取得良性增長,而這種增長不會帶來主權債務危機。美國和歐洲今天經濟出現的一系列危機,最大根源是有效生產力下降,他們的再工業化思潮恰恰是在去工業化的金融化經濟模式窮途末路之時的迷途知返。

任何競爭所爭奪的對象總是數量有限,以致于無法讓人們各取所需,最終的分配只能由競爭的結果所決定。世界上的有效生產力也是如此,全球市場需求就那么多,能夠占據市場需求的有效生產力與之相對應,你占據了,我就失去了。所以,只要有一個國家出現貿易盈余,就一定有另一個國家出現貿易赤字;總有一些強勢國家擁有超過本國內需的更多有效生產力,也總有一些弱勢國家的有效生產力尚不足以占據自己的內需,這些都是競爭的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在國際產業轉移中幾乎像只旺財貔貅那樣只進不出的中國,已經開始出現產業輸出浪潮,國力上升勢頭因此放緩。曾經放手任產業流出的發達國家,如夢方醒之后意圖守住最后陣地,并希望重新奪回失去的“搖錢樹”;而還不曾享受產業大輸入經濟奇跡的窮國們,正渴望利用自己的廉價競爭優勢迎來有效生產力財富之雨的潤澤。

這是一場誰也輸不起的殘酷爭奪戰,勝敗將決定國家前途命運和世界格局。中國如果盡可能留住已有的并獲得更多的有效生產力,就能夠最大限度延長經濟奇跡,維持國力持續上升趨勢。西方國家如果保住了殘余的有效生產力,就能夠遏止國力持續下滑趨勢,以此為基礎,實現有效生產力回歸,方能談得上復興。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如果能夠成功吸引有效生產力輸入,就能夠踏上富民強國的康莊大道。

毫無疑問,這是矛盾的,但世界就是在矛盾導致的競爭中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影视 | 激情综合五月天在线观看 | 色h亚洲激情在线 | 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 | 日本精品三级视频 | 欧美专区在线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