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毒膠囊發酵14股中招 多家基金公司“躺著中槍”

2012-05-30 01:03:33

隨著上周末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通報 “不合格”膠囊名單,14家A股上市公司被指涉“毒”,包括嘉實、博時和長城等多家基金公司躺著“中槍”。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新江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新江 發自北京

“毒膠囊”事件短暫的平息并未能讓機構投資者松一口氣,隨著上周末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通報 “不合格”膠囊名單,14家A股上市公司被指涉“毒”,包括嘉實、博時和長城等多家基金公司躺著“中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隨著醫藥食品類個股頻頻爆發安全問題,曾經的機構熱門板塊也成為“地雷股”集中地,令重倉其中的機構陷入窘境。北京某基金公司高管指出,這迫使基金公司更多地參與到公司治理中去。

“毒膠囊”事件發酵

時隔一個月后,公募基金公司最終未能在“毒膠囊”事件中松一口氣。上周末,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公告了鉻超標膠囊劑藥品的抽檢結果,通報的“不合格”名單顯示,15家上市藥企或其子公司榜上有名,其中,14家為A股上市公司,其中不乏基金重倉股。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華潤三九系波及公募基金最多的上市公司之一,包括光大保德信優勢配置、嘉實主題新動力、景順長城精選藍籌、嘉實穩健、大摩華鑫資源優選和國投瑞銀核心企業等均在今年一季度末進入該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諾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兩家公司扎堆布局西南合成。

其中不少涉“毒”上市公司系基金獨門重倉股。截至今年年末,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持有天方藥業310萬股,為該公司第三大流通股股東;大摩華鑫多因子精選也獨門重倉亞太藥業。

不少上市公司隨后表示,“毒膠囊”事件將不會嚴重影響到公司的經營活動。不過業內人士認為,該事件對于上市公司的影響有繼續發酵的可能。

實際上,在一個月前,多數公募基金人士受訪時認為“毒膠囊”事件帶來的影響有限。華南某基金經理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雖然毒膠囊事件影響惡劣,對整個行業是一件非常大的負面事件,但是由于涉及上市公司非常少,機構參與的也非常少,沒有引發連鎖的恐慌反應,股價就沒出現恐慌性的暴跌。在通化金馬最早卷入“毒膠囊”風波時,也并沒有公募基金“踩雷”。

然而隨著“毒膠囊”事件突然發酵,包括嘉實、博時、長城和諾安等大中型基金公司已被牽涉其中。

基金投資決策受沖擊

公募基金近年來一直不斷增加對上市公司的調研,其中醫藥行業向來是公募基金調研的重鎮。頻頻遭遇地雷股沖擊后,公募基金的選股壓力更大。

以華潤三九為例,去年四季度期間,博時、建信、民生加銀和長信等多家基金公司曾前往實地調研,而在去年期間,前往白云山A、西南合成等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機構也不在少數。

“除了實地調研之外,基金公司應該嘗試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上市公司的研究工作,這還包括參與上市公司治理事宜。”北京某基金研究員昨日受訪時指出。

“由于單純地做財務投資,A股市場的公募基金發展14年來多是基金經理搭配少數研究員,研究范圍能夠覆蓋的上市公司數量與投資公司數量十分不匹配,而且實地調研的多是考察經營數據和發展戰略,調研信息的質量也參差不齊,給個股投資踩雷埋下伏筆。”上述基金研究人士指出。

隨著個股風險在增大,也倒逼基金公司以股東身份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事宜。“鵬華基金聯合耶魯大學推舉格力電器董事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隨著上市公司管理層向職業經理人轉變,機構投資者能夠在董事會層面有一定的影響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 | 天天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永久免费AV无语国产电影 | 亚洲中文精品乱码 |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