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5 01:08: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佩珊 趙陽戈
每經記者 鄭佩珊 趙陽戈
股東俞建文在20多個日子里來回買賣自家公司股票涉嫌短線交易一事,將美都控股(600175,收盤價2.94元)推上了風口浪尖。有意思的是,美都控股回應媒體的質疑時稱并不存在短線交易,并表示該減持公告已發說明上證所已默認上述界定,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上證所相關工作人員時又了解到,上證所卻有先披露再事后監控一說。看來,美都控股股東涉嫌短線交易的疑云,似乎又濃郁了幾分。
公司:沒有短線交易
據公開信息顯示,俞建文在5月21日以2.25億元受讓了美都控股9018.79萬股,平均每股成本為2.5元,也因此,俞建文一舉成為持股7.24%的股東;然而就在20天后的6月11日,俞建文又再次出現在市場的視野中,該人士以2.64元/股的單價通過大宗交易賣出了手中的3135.24萬股,其持股比例也從7.24%直降到4.95%。
20多個日子里的來回倒騰,算不算短線交易?
針對此,昨日有媒體對公司提出的質疑。媒體報道美都控股證券事務部人士回應稱,觸及《證券法》相關規定需滿足一個要求,那就是買入之時已經持有5%以上公司股份,這樣的情況才必須要6個月之后才能賣出,俞建文買入公司7.24%股票之前并不持有公司股票,因此不受該法律條款約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以股東的身份就此詢問過公司,其投資者熱線另一頭的工作人員仍然稱,俞建文的買賣不算短線交易,“我們也給上證所發了法律意見書,上證所自己內部判斷,既然已經出了公告,說明上證所已經默認不是短線交易了”。
律師:就是短線交易
對于美都控股的上述說法,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宋一欣律師并不同意。宋一欣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俞建文在5月21日買入美都控股7.24%股份之后,就不應該在6個月內賣出,俞建文的行為顯然已經屬于短線交易。
除了律師的說法以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最近新和成(002001,收盤價21.58元)和春興精工(002547,收盤價11.05元)的短線交易案例,也可以使得美都控股的上述解釋變得蒼白。
據公開信息,新和成股東董小方曾在4月21日之前有賣出股票的行為,4月21日該人士被選舉為監事,5月28日董小方又買入新和成股票,被認定為短線交易;春興精工股東華晨侃在4月25日前買入過上市公司股票,4月25日被聘任為財務負責人,6月12日賣出股票而被認定為短線交易。董小方和華晨侃都因此上交了交易收益。
上述兩個案例顯示,只要進入“董監高及持股5%以上股東”這個短線交易監管門檻那一刻往前算起,曾有過買入或者賣出動作的,在未來6個月內哪怕只進行一筆反向交易,也會有可能被判定為短線交易。由此來看,美都控股股東俞建文在賣出股份時,已經是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身份,往前推20天時間,他有過買入行為,這與上述案例極其類似。其是否觸碰到了短線交易的紅線,最終得由上證所來認定。
上證所:事后監控
更有意思的是上證所的態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同時還致電了上證所對相關事宜進行詢問。上證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上市公司的信息首先應該是做到及時披露,上證所首先會關注到這個,至于信息披露做完之后會對披露信息進行事后監控。如果查到有類似情況發生,上證所會有相應懲罰措施。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股東維權網創辦人臧小麗博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如果是短線交易的話,那么上市公司董事會將索取相應的短線交易受益,如果董事會放棄索取不行使這種職責的話,股東也有權利提出要求,并可提起股東代表訴訟。
對此,上證所的說明也類似,上述上證所工作人員表示,上證所主要的責任還是負責關于上市公司事后的監控和在交易所進行的信息披露,如果投資者認為存在此類異常交易可以向上證所遞交書面材料進行舉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