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8-07 01:09:45
每經網8月7日北京電 每經記者 張寒 發自北京
中國企業脆弱的盈利能力和高負債率為實體經濟增長敲響了警鐘。
安信證券日前發布的8月份策略月報指出,美國二季度經濟增速僅1.5%,但76%的上市公司盈利符合預期 或超預期,扣除金融業后,標普500的ROE達到了18%。相比之下,中國非金融上市公司在業績快報公布后 ,大部分盈利遭到下調。盈利符合預期的行業僅食品飲料、醫藥、公用事業等少數行業。
安信證券認為,中國企業盈利下滑的根源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是需求不振,前兩年又出現了明顯的投資加速,導致供需不平衡的現象更加嚴重;另一個是在需求下降的狀態下,來自于杠桿的提高,產能擴張、勞動力成本高企、周轉率下降、利率上升,使得中國企業的毛利率水平顯著的下滑。
而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上周在中國銀行家論壇暨2012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企業的負債率是世界國家中最高的,負債占GDP比重已達107%。李揚表示,企業過多負債,如果經濟在平穩高增長軌道上運行沒有問題,但如果經濟波動甚至出現下滑,企業就會還不起債,銀行就會有不良資產,從而影響到宏觀經濟運行。
李揚認為,如果說中國金融界存在近期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那就是所有措施造成的企業高負債率問題。他表示,現在美國經濟那么多的問題,但它的企業負債率依然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只有60%多,說明它的企業很健康。中國雖然當前的GDP數字很高,但是經濟發展已埋下了潛在的危險。
安信證券指出,未來中國企業盈利恢復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在全球經濟周期的帶動下,需求出現了復蘇;二是在需求低增長的狀態下,企業通過成本端的控制,提升盈利能力。由于成本調整的滯后性和產能投放的滯后性,預期今年三季度很難看到中國企業盈利出現顯著改善,四季度由于基數效應的影響,非金融企業盈利增速可能出現改善, 但是這不代表企業盈利能力的恢復。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開出的藥方是政府應為企業“減稅”。而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企業負債率高是長期累積的結果,解決之道是一方面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應當健全公司治理,加強內部監督和制約機制;另一方面,應當調整對未來的展望,避免過高的杠桿率。魯政委認為,通過直接融資的方式更有助于企業降低杠桿率。
不過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則認為,中美兩國企業利潤率的差異是兩國的國情、體制和制度結構的差異所致,短期來看,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
安信證券報告還認為,當前中國股市下跌的基本動力來自于兩個方面: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的企業盈利能力的下降(盡管暫時還未知這種下降是周期性的還是趨勢性的變化);金融市場國際化和市場化的改革背景下的估值水平國際化和市場化。
“由于市場前期經歷了長時間下跌,我們不排除8月份市場在維穩的旗幟下出現小幅反彈,但只要導致市場下跌的兩個基本動力仍然持續,任何反彈都是脆弱的,繼續建議相對低倉位的謹慎投資策略。”安信證券報告指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