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1 03:05:03
錢!彝良縣是國家第二輪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今年地方可用財力為7.8億元,全年的財政支出則需約15.3億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云南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云南
錢!5.7級地震致使彝良全縣257所學校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8226萬元,全縣中小學校恢復上課,或至少需要資金2.7億元。
錢!彝良縣是國家第二輪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今年地方可用財力為7.8億元,全年的財政支出則需約15.3億元。其中,來自煤炭的收入占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彝良地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且以質量優質備受稱道。但是,有聲音稱,“大量的采煤加劇了地震帶來的次生災害”,這引起了廣泛關注。
如何在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之間平衡?解決災后重建的資金問題,這是個錢的問題,也是個兩難的選擇!
對洛澤河鎮等重災區的師生而言,這個新學年還要來得更晚一些。
截至9月9日中午12時,記者獲悉,此次5.7級地震致使彝良全縣257所學校(含教學點)不同程度受損,涉及學生94861人。據彝良教育局初步統計,全縣中小學校恢復上課,至少需要資金2.7億元。
彝良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盡管每年在校園基礎建設方面的項目很多,但其薄弱的現狀不好改變,“起步晚、發展慢,更為重要的是,當地政府的財力有限”。
彝良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張登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洛澤河等鎮受災嚴重,復學難度很大,目前正在編制“抗災保學”的相關方案。
垮塌的校舍
9月10日,一份關于“9·07”地震教育系統的災情報告,擺在了彝良縣教育局辦公室的桌上。
這個處在烏蒙山區的小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57所,其中幼兒園12所,小學322所。各類在校學生11.8萬多人,小學超過有7.2萬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材料顯示,發生在數天前的那場地震,造成大量學校嚴重受損,由于校舍倒塌、墻體垮塌、房上掉物等原因,目前總共造成26名師生遇難或受傷,其中遇難學生3名,受傷學生22人,受傷教師1名。
記者采訪得知,已經遇難的3名學生,均來自于角奎鎮云落小學一年級,這所小學為土木磚瓦結構,地震時整體垮塌。
對于地震的重重險象,洛澤河鎮毛坪小學的季校長仍心有余悸,其稱,“震時一樓過道大量掉下水泥涂層,很多孩子們都被嚇哭。”
在頻頻來襲的余震中,這位校長當天有秩序地組織學生撤離,在操場上按班級編隊,有秩序地進行防震避震,最終這里的千余名學生,均都安全。
角奎鎮發達小學副校長李鴻云的辦公室內,掛置文件夾的一側墻上,密密的裂紋宛若蛛網,他坐在辦公桌后,接聽著來自各小學負責人打來的電話。電話那端,是這所中心校下轄6所小學的一些負責人。
就在地震發生后的第二天,角奎鎮的一些領導跑遍了元寶小學、田壩小學、大寨小學、大坪小學、良子小學等七所學校,最終給出的意見是:這些學校的教學樓都不能使用。
而根據我國房屋鑒定標準的相關規定,“不能使用”這也意味著危房級別到了D級。“不過還應該需要相關專家的鑒定最終確定是否能用。”李鴻云說。
發達小學的情況,在此次災區學校中較為普遍,比如洛澤河鎮毛坪小學,目前城建部門給出的一致意見是:不可入住。
在教育系統的災情報告中指出,截至9月9日中午12點,彝良全縣受災學校涉及倒塌校舍240間,16263平方米,形成危房220240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8226萬元。
彝良縣教育局相關官員說,近年來實施的“校安工程”等學校項目,受到的損失并不大,現在最主要的是偏遠山區的土木磚瓦結構的校舍。
加快校舍排危
彝良縣教育局基礎設施建設科的楊股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09年到2010年的時候,彝良縣借助中央和省市專項資金,針對校舍總共排危7.8萬平方米。
但他同時表示,2009年整體摸底排查出來的校舍危房有15.62萬平方米,但最終只排除了7.8萬平方米,還有將近一半的校舍需要排除危險。
在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之后,云南省委、省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加大了對中小學校舍的改造力度,決定用數年時間排除現有的中小學校舍安全隱患。
楊股長告訴記者,昭通市積極響應省政府的這一排危要求,通過向市開公司融資,以及爭取中央專項資金,再加之省里配套的資金,完成了一半的排危。
據了解,對于中小學校舍的排危,主要集中在2009年、2010年,在這前后,受制當地財力支持的有限,校園基礎設施的建設較為緩慢。
楊股長提供的一組數字,指出了彝良教育基礎設施困窘的現實,“按照相關的規定,小學生的人均校舍占地面積要達到10平方米,但是彝良縣的學生只能達到4平方米。”
他說,最為主要的資金的限制,集中排危的那兩年內,共欠昭通市開發公司2195萬元,后來借助中央撥付的資金,還掉了1000萬元,還剩下1195萬元沒有償還。
據了解,近幾年來中央針對校舍的投入逐年在加大,去年彝良縣獲得的校園基礎建設為2000多萬元,“但即便是這樣,基礎設施的薄弱現狀不好改變。”楊說。
張登書說,由于一些山區偏遠,加之這次地震使得通訊受損,實地勘察校舍的受損,其速度不比平時,所以相關數據還沒有報上來。
這也說明,倒塌校舍的數據或許不止240間,但對于傷亡人數而言,張登書說這個數據基本可以確定,不會產生更大的變化。
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的道路之遠,讓彝良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的深有感觸,“當年為了建蕎山鄉底武小學,我們用人背馬馱的方式,將石料和沙石運上山去。”
盡管最早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就開始重視校舍基礎建設,但囿于資金掣肘,“校園基礎設施薄弱的現狀改變不了,起步晚、發展慢,如果不加大投入,很難改變。”
據了解,彝良縣1994年接觸世行項目建設中小學校舍后,在這近20年間,陸陸續續獲得很多針對校舍的建設援助項目。
張登書說,類似的項目“很多”,比如有香港的苗圃行動、昆明紅十字會援建項目、寄宿制工程等等,投入的力度也在持續加大。
尤其是近年來實施的 “校安工程”,在持續的投入之后,著重實現著“抗震為主,綜合防災;清理危房,限期拆除”的重擔,校舍安全控制不斷提升。
根據云南省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規劃方案編制的指導意見,該工程將使全縣中小學校舍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并符合綜合防災避險要求。
“抗災保學”需資金或超2.7億元
9月9日下午,洛澤河鎮毛坪小學的學生食堂內,近十位老師坐在一起,一旁的洛澤河鎮中心學校校長陳龍鑫在電腦上,擬寫著“抗災保學”的實施方案。
記者了解到,整個彝良的357所學校,整體停課,何時復學尚未確定。
為了盡快恢復上課,彝良縣教育局在災情通報中指出,在校生在50人以下,校舍倒塌或形成危房的學校,采取租借民房的方式解決臨時復課;在校生在50人以上的,采取搭建活動板房的方式臨時解決復課。
但在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看來,租借民房的方式幾無可取,因為相對而言,教學樓的質量比民居更為安全,這次地震造成民房的安全隱患更為突出。
現在最為可靠的辦法就是搭建活動板房,這一舉措不日將全面開展。
但是這些租借民房和搭建板房的資金來源,也成了問題。根據預算,租借民房180間,按每月每間200元計算,租借一年需要資金43萬元。
此次震后預計搭建活動板房224912平方米,按照每平方米600元計算,需要資金13495萬元,維修損壞墻面資金預計共需資金4234萬元。
如果加上購買教學儀器、維修運動場、安裝水管、修復圍墻等,根據地方建筑工程造價和設備采購市場價,全縣恢復上課共需資金27716萬元。
彝良縣教育局指出,“由于彝良是國家級貧困縣,地方財政無法承擔災后復課的這些資金,懇請有關部門予以解決。待資金到位及地震災害警報解除后,縣教育局將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民房租用和搭建工作,及時復課。”
■昨日(9月10日),對于彝良縣357所學校的教師來說,注定是個難忘的教師節。
■墻體開裂的縫隙中,粘連的磚塊清晰可見;長長的過道內,水泥涂層掉落一地;朗朗的讀書聲不再,只有課桌之上的砂石碎屑。
■周一,全縣所有的中小學都沒有上課,等待著地震災后復學的通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