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8 02:14:04
以農村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和急性白血病為起點,逐步擴大到今年部分統籌地區的20種疾病。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每經實習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新農合在限定費用的基礎上,將重大疾病的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70%。對于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即貧困人群,由民政部再給予補償20%,二者相加可以到90%。”在昨日(9月1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副部長劉謙如是表示。
劉謙指出,從2010年6月開始,衛生部會同民政部一起啟動了新農合工作,先是以農村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和急性白血病為起點,逐步擴大到今年部分統籌地區的20種疾病,未來還將不斷擴大可適用報銷的病種范圍。
兩大病種費用補償超七成
相關統計顯示,新農合制度自2003年開始試點,到2008年實現了全面覆蓋,參合人口數從試點初期的0.8億逐年穩步增長,截至2011年參合人口達到8.32億,參合率達到95%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國已經有343641名患者被納入新農合的重大疾病救治保障范圍,其中白血病患兒有4000多人,先心病患兒14000多人,費用的補償比分別達到74.1%和7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衛生部未來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做好大病醫保與新農合大病保障工作的銜接,做好提高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的試點工作。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許玲妮認為,銜接工作的難點在于如何將適合城鎮的大病保險融合到鄉鎮居民的保險制度中。
劉謙在發布會上表示,與六部委即將開展的大病保險工作相比,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試點工作的具體操作方式有所不同。新農合大病保障是按疾病走的,通常選擇的都是比較嚴重的病種。這些病臨床路徑清楚、治療規范、療效可知、費用可控。但缺陷是病人不能選擇患病種類,存在公平性欠佳的弊端。而大病醫保則是按費用走的,其最大優點是超過多少錢都給予報銷,但前提是運用此辦法必須得有一個臨床路徑作為依據,對費用進行合理的測算,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可能會出現成本效益欠佳的問題。
未來擬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
許玲妮認為,大病醫保制度的建立需要在經過對當前醫療狀況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基礎之上,得出基本醫療費用以及大病醫療費用二者比例之后,再進行合理規劃,盡量避免由于大病保障資金的加入而影響到基本醫療保障。類似加強對醫院疾病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方面的輔助性措施,需要在試點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許玲妮表示,制度建立和費用比例的把控具有相當的難度,衛生部在制定標準時雖然考慮到了農村大病發生率的問題,但《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涉及的12種病種用藥基本采用進口,不在保險用藥范圍。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將治療12種大病種的藥物納入到保險范圍內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
衛生部表示,要想推進大病醫保與新農合大病保障之間的銜接,未來的工作重點還包括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嚴格新農合基金使用;推進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擴大商業保險機構經辦新農合的規模;將新農合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等。到2012年,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將達300元,到2015年,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將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個人繳費標準適當提高,并逐步探索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籌資機制。
對此許玲妮表示,在不增加醫保籌資水平的情況下,基本醫保和大病醫保的制定需要依據當前醫療保險所規定的保險內容來定,必須和費用控制配合,否則有可能會推高醫療費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