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3 02:41:11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陸慧婧
每經實習記者 陸慧婧
隨著傳統封基到期日的日益臨近,預期的折價回歸,吸引了二級市場投資者競相追捧。近期,傳統封基折價率持續走低,連續3個月突破10%的折價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折價為封基投資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墊”,但未來不可預期的凈值波動依舊是封基投資最主要的風險點。結合整個轉型期間的投資策略,建議“只做轉型前,不做轉型中,備選轉型后”。
折價率降至10%
數據顯示,截至10月11日,25只傳統封閉式基金的平均折價率為10.21%。9月以來,封基折價率一度收窄至10%以內,創今年以來最低值。不過,隨著10月股市回暖,封基凈值震蕩走高,漲幅超過二級市場價格漲幅,封基折價率回落至10%之外,但仍處今年以來低位。
從單只基金來看,15只封基折價率在10%以下,其中,基金開元、基金興華、基金金泰3只明年3、4月份到期的封基金折價率已收窄至5%以內,折價率最低的為基金金泰,其折價率為2.91%,到期日為明年3月27日。
折價率在10%以上的傳統封閉式基金仍有11只,折價率最高的基金豐和,折價率為15.93%。
回顧最近1年多時間,封基折價率經歷了一波回升再走低的過程。2011年封閉基金折價率一度大幅下降,平均折價率跌至8%以下。好買基金表示,2010年4月份股指期貨的推出是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股指期貨推出之后,理論上可以買入封閉式基金,構建一個相對大盤波動穩定的組合,再賣出股指期貨,等待折價率的回歸進行套利,封殺了折價率的下行空間。然而,去年三季度之后,由于經濟下行風險加大,投資者要求收益率走高,封基的折價率也持續走高。
今年3、4月份,傳統封閉式基金進入分紅密集期,由于受累于2011年單邊熊市,2012年傳統封基大多無紅可分,分紅行情化為泡影,直接拖累二級市場價格漲勢,折價率再次有所回升。
7月后,3只封基到期日逐漸臨近,大量傳統封閉式基金明后年也逐漸到期,傳統封基折價率再次走低,8月初降至10%以內,9月繼續走低,平均折價率為9.67%。
可抵御14%下行空間
相比開放式基金,傳統封基折價率是其最大的優勢,折價率為投資者參與封基投資提供了可靠的“安全墊”。
據了解,“安全墊”對于持有封基到期的投資者是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隨著封基接近到期日,其折價率會逐漸縮窄,最終二級市場價格會回歸基金凈值,此時,在二級市場折價購入封基,若不考慮凈值變化,相當于提前“鎖定”與折價率相當的預期收益。據華泰證券測算,結合基金折價率,目前剩余期限年平均收益率最高的為基金興華,年化平均收益率為7.97%,其次是基金裕陽7.83%,基金景宏7.62%。
不過,盡管折價為封基投資提供了相對安全的“保障”,但若基礎市場持續走低,拖累凈值跌破投資者在二級市場折價買入的價格,依舊會導致投資虧損。好買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曾令華表示,目前傳統封基平均折價率10.21%,這意味著投資傳統封基有10%左右的安全空間,據其測算,封基與大盤相關系數為0.7左右,對應大盤14%左右的下跌空間,即目前買入傳統封基,只要大盤不跌破1810點,投資仍然相對安全。
此外,傳統封基均采取主動型投資策略,除了基礎市場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基金管理者的投資水平,也會影響基金凈值表現。在這一方面,基金過往業績或能提供一定參考。數據顯示,截至9月28日,基金泰和、基金開元、基金漢盛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分別為9.33%、5.26%、4.5%,位列傳統封基前三,而從三年周期來看,基金泰和過去三年凈值增長率達15.2%,基金豐和亦超9%,表現相對突出。
可投資轉型前封基
談及傳統封基整個轉型期間的投資策略,華泰證券王群航建議,只做轉型前,不做轉型中,備選轉型后。
他表示,鑒于老封基大概率地在“到期封轉開”之前多有業績顯著轉好的表現,建議可以對轉型之前的、績效表現良好的老封基做一個波段的階段性投資,期限以中、短期為主。
而對進入轉型期的老封基,他表示,封基轉型持續的時間為三至六個月左右。在此期間,相關基金的股票投資倉位將會很低,投資者的資金基本處閑置狀態。在此情況下,若股市行情上漲,投資者將錯失行情;若股市行情下跌,雖然可以避掉很多風險,但若投資者自己持有資金,也做低風險投資,因此,他建議對轉型期封基采取回避策略。
至于轉型之后的新的開放式基金,則要根據其投資范圍、投資策略、投資理念、基金經理、基金觃模等因素迚行重新的觀察,需結合運作之后的績效表現,再確定相關的投基策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