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月薪九千不惶恐”背后的民生憂慮

2012-10-23 01:33:18

“9000元月薪才免于惶恐”背后凸顯出的是當下我國社會不可忽視的民生問題,在中國經濟處于下行趨勢,實體經濟不振,通脹壓力不減的形勢下,“穩增長”、保民生依然是重中之重。

吳睿鶇

近日,一份內容為“月薪多少會讓你在相應的城市生活不惶恐”的調查引發關注。數據顯示,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需9000元左右,而成都、大連等二線城市則在5000元上下浮動;另一則新聞是中國最大的手機招聘平臺大谷打工網在京公布了 “重陽節外出務工人員留守父母調查報告”,多數打工者認為,月薪8000元才敢把父母接到城市同住。

盡管這兩份調查報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誤導,引發社會觀念的錯位,比如職業觀、價值觀、幸福觀等。但其背后也反襯出了一定的問題。

首先,高物價仍是當下最重要的民生問題。隨著各地將投資當成“穩增長”的重要選項,壓抑已久的地方政府投資性計劃,再次呈井噴之勢。此時,必須嚴防通脹。尤其是在當前降準、降息、多次逆回購之后,國家層面似乎已開始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隨著央行不斷釋放流動性,可以預見的是,通脹的未來走勢并不樂觀。這也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物價目標控制在4%的原因所在。

其次,兩份調查報告也從側面反襯出居民收入縮水嚴重。審視老百姓的財富縮水,不妨從以下視角著眼:一是看銀行存款利息。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中國已連續兩年處于負利率狀態。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2011年全年,我國CPI比上年上漲5.4%。截至2011年底,金融機構居民存款余額達到35.2萬億元。倘若按照這個規模計算,全國居民一年存款財富縮水達6600多億元,相當于全國居民人均財富縮水了500余元。二是看股市。從2007年10月開始,A股連續下跌,最大跌幅達60%以上。據估計,中國炒股或受炒股直接影響的家庭成員將近2億人,2011年股民的人均損失約在4萬元左右。

此外,“9000元月薪才免于惶恐”,也反襯出公眾的幸福感正在持續下降。倘若單看收入的數字,現在的收入無疑比以前高,但為何百姓沒有感覺到收入的明顯提高,這是因為收入的增長幅度遠遠比不上物價的上升。

總之,“9000元月薪才免于惶恐”背后凸顯出的是當下我國社會不可忽視的民生問題,在中國經濟處于下行趨勢,實體經濟不振,通脹壓力不減的形勢下,“穩增長”、保民生依然是重中之重。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pdpkct.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天堂女人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韩国电影 |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亚洲日本97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欧美三级在线 | 亚洲午夜福利网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