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3 01:33:2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7年半不分紅的“鐵公雞”中發科技(600520,收盤價10.02元)第一次增發便遭遇股東“用腳投票”。
昨日,擬非公開增發的中發科技股價遭遇大幅下跌,由于大股東資產注入預期破滅,且擬投資的項目的盈利前景被分析師認為有夸大的嫌疑,市場對本次增發并不看好,股價大跌6%。
雖然最終控制人旗下的公司擬認購10%的增發股,但大股東之前在相對高價減持,被一些股民認為是“高拋低吸”的行為。
資產注入預期再次落空
停牌一周后,中發科技(600520,收盤價10.02元)于昨日發布了2012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根據公告,中發科技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883萬股,發行價格不低于9.27元/股,募集資金3.6億元投資半導體封裝后工序模具產業化項目和年產390臺半導體設備技改項目。
中發科技2012年中期業績虧損,股價卻保持在10元上方。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中發科技的高股價得益于實際控制人資產注入的預期。不過,隨著中發科技3.6億元的定向增發預案披露,大股東向中發科技的資產注入預期再次落空。
2011年8月4日銅陵市工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中發科技大股東三佳集團47.62%股權正式過戶到了上海中發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發電氣)的名下,至此,中發電氣持有三佳集團90%的股權,中發控股持有10%。市場預計,中發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會將中發電氣的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
資料顯示,中發電氣屬于輸配電行業,主要從事超高壓、高低壓成套裝置、工業/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高低壓電器元件的生產和銷售。今年5月,中發科技股價逆勢上揚40%,市場一度推測資產注入臨近。
首次增發前7年未分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次增發是中發科技2002年上市以來第一次在二級市場募集資金。
不過,首次增發未能博取市場的歡心。昨日,中發科技的股價低開后大幅跳水,股價跌幅一度達到9%。截至收盤中發科技下跌6.09%,跌幅位列兩市第二。
相比其他頻頻在二級市場“圈錢”的公司來說,中發科技上市11年來首次增發理應成為市場亮點,不過,中發科技竟然7年半沒有實施過任何分紅,11年內也僅有兩次小額分紅。
雖然證監會將上市公司公開增發與分紅進行了“掛鉤”,但不少企業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規避了這一紅線。中發科技本次也是非公開增發,故回避了分紅的要求。
2002年1月,中發科技(當時名為“三佳模具”)登陸上交所。當年中期,公司便實施了10派1(含稅)的分紅。不過,2002年底至2004年中期,中發科技再未實施分紅。2004年年報,公司實施了10派0.5(含稅)的小額分紅,這也是迄今為止公司最后一次分紅。
2005年至2012年中期,在長達7年半的時間里,中發科技再也沒有分過紅。中發科技上市以來總計分紅約1200萬元(含稅)。
盈利前景被指夸大
“關鍵是看增發項目前景如何,目前來看,項目盈利預測有被夸大的成分。”昨日,上海某券商機械行業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他看來,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半導體封裝設備很難賣出個好價錢。
根據中發科技增發預案的表述:“2009年下半年以來,封裝測試業的產能得到了充分釋放,企業訂單充足、任務飽滿……2011年國內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業在經歷上年度強勁反彈后將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年增長率可達15%以上,規模仍保持占產業規模的45%左右。”“2012上半年集成電路進口金額827.5億美元,同比增長3.6%,這說明國內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仍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行業未來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然而,相比中發科技公告的樂觀,集成電路封裝企業實際正經歷業績下滑的寒冬。
主營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的通富微電(002156,收盤價4.29元)的毛利率由2010年的16.89%一輪下跌至2012年中期的11.76%。2011年,通富微電凈利潤同比下滑64.74%,2012年中期同比下滑66.44%。
而作為芯片封測龍頭,長電科技(600584,收盤價4.68元)芯片封測的毛利率也只有15.19%,2011年業績下滑67.59%、2012年中期下滑74.27%。
顯然,在封裝下游不景氣的情況下,封裝設備的需求自然被壓縮。然而,根據中發科技的預測,半導體封裝后工序模具產業化項目達產后正常年度預計年收入為21026萬元,年均利潤總額為5181萬元,以此計算毛利率高達24.6%;年產390臺半導體設備技改項目達產后正常年度預計年收入為20951萬元,年均利潤總額為7400萬元,以此計算毛利率甚至高達35.3%。
“該增發項目的盈利能力有被夸大的嫌疑。”上述分析師提醒道。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復致電中發科技,但電話始終無人接通。
大股東曾減持股份
除各類機構投資者以外,公司關聯方、中發科技最終控制人陳鄧華的控股企業中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發控股)還將認購10%的增發股,按照9.27元/股的底價計算,認購資金為36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發科技增發前,公司控股股東銅陵市三佳電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三佳集團)還在減持公司股份。
6月29日,三佳集團于2012年6月28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出售本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3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10%,成交價格為12.52元/股;9月11日,三佳集團又通知中發科技擬計劃在三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00萬股。
“差價照做,股權還稀釋掉,看來大股東只賺不賠。”昨日在股吧上,有投資者憤憤不平地指出。由于三佳集團和中發控股均屬于陳鄧華的控股企業,前者對中發科技的減持和后者對中發科技的增持被一些股民看作是“高拋低吸”。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pdpkct.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