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31 01:06:05
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明確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但是,購車成本高企、充電設施不足、動力電池安全性問題已成為阻礙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三座大山”。國內有專家甚至預言,在這“三座大山”的重壓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將在寒冷的冬天里緩慢發展。人們不禁要問,冬天來了,新能源汽車的春天在哪里?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吳經勝日前表示,針對 “三座大山”,比亞迪即將出臺一攬子解決方案,從根本上掃除阻礙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后瓶頸。“公司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新的電動汽車銷售模式”,吳經勝表示,“在油價持續上漲及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情況下,比亞迪新推出的這一新模式,可以根據消費者或經營商的實際需求和情況針對性地給出差異化的解決方案。”
“新模式得到了國內某大型金融機構總部的全力支持,計劃雙方合作的額度將會上百億。目前,雙方互派的工作組已經完成了前期的調研和方案設計,借助于比亞迪的產業優勢和該金融機構的融資優勢,雙方將共同建立投融資平臺,謀求建立新型的產業集團與金融集團全方位深度合作的投融資模式,實現制造商、投資商、經營商和消費者互惠互利的共贏局面。這一模式的推出具有里程碑的影響,勢必會為電動汽車的銷售掃清障礙,實現質的飛躍。”“新模式的門檻非常寬松。”吳經勝表示,比亞迪內部正在對方案細節進行最后的核算和評估,最終的方案將會在11月初公布。
電動車海外市場傳捷報
據比亞迪公司介紹,近來比亞迪在海外市場上捷報頻傳。9月18日,比亞迪與泰國電力公司MEA在曼谷簽署MOU,比亞迪電動車將首批用于MEA公司高層商務用車,以綠色、環保提升其公眾形象。10月6日,比亞迪純電動大巴被克林頓環境與氣候倡議組織(CCI)和美洲開發銀行認為是具有最佳能耗效率的大巴。
而剛剛成功舉辦了第3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倫敦,也被比亞迪的未來交通解決方案所打動。10月24日,比亞迪與英國第二大出租車公司GreenTomatoCars在倫敦簽約,倫敦將引進50臺比亞迪e6純電動出租車,組建倫敦第一個純電動出租車隊。
倫敦市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對倫敦首支純電動出租車隊給予高度肯定和期待。鮑里斯·約翰遜市長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將倫敦市所有出租車全部實現零排放,大大改善倫敦的城市空氣質量。現在倫敦的公共交通正在逐步走向環保化和清潔化。在這一變革中,支持和鼓勵采用純電動車將是關鍵的舉措,倫敦市也將因此更適合人們生活、工作和旅游。所以此次成功引進50臺比亞迪純電動車是令人激動的好消息。”比亞迪在倫敦的合作項目同時也得到了倫敦發展促進署 (London&Partners)的大力支持。
比亞迪電動車在海外市場的不俗表現,恰好是印證了比亞迪 “公交電動化”的電動汽車發展路徑,也為國內城市管理者提供了現實而可持續的選擇。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能源處副處長沈瑞鋼此前表示,下一步,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的支持。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財經處公關總監張小銳認為,來自政府層面的支持將使比亞迪的新計劃獲得良好的推動力。
算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本賬
相比電動車海外發展的狀況,我國國內的城市發展公交電動化更加迫切,也更具條件。讓我們先看一組數據,在中國,公共交通車輛的數量占汽車總量的比例不足2%。但就是這不足2%的公共交通用車耗油量卻占全國總耗油量的25%,污染排放占到30%以上。出租車1臺一天跑20多個小時,私家車一天才跑2個小時左右,一臺公交大巴卻相當于30~40臺私家車排放和耗油。可見公共交通車輛雖然占汽車總量的比例很小,但其能耗和污染的比例卻很高。只要將這總量比例不足2%的公共交通車輛實現電動化,就解決了約30%的排放污染的問題,所以公共交通的電動化環保意義和社會意義遠超經濟意義。
實際上,公交電動化本身的經濟效益同樣也非常可觀。張小銳稱,在諸多瓶頸問題尚未得到完善解決之際,在公共領域首先進行新能源推廣,對當前國內的新能源發展而言更具實際意義。
我們以比亞迪e6純電動車為例算一筆經濟賬。據比亞迪公開數據計算,比亞迪e6純電動車每公里電費約0.2元,同檔次燃油車每公里油費大約0.8元,比亞迪e6純電動車相比同檔次燃油車每公里節省0.6元。對于出租車行業來說,電動車相比燃油車就好像是一臺 “印鈔機”,每跑一公里就可以印0.6元,跑得越多就印得越多。
現階段比亞迪e6純電動車相比同檔次燃油車價格大約高出9萬元左右,折合成油電差價運行里程大約為15萬公里,即一臺出租車跑到15萬公里時就可以抹平購買時多付出的成本,一年后電動出租車每跑1公里就能多凈賺0.6元,像“印鈔機”一樣源源不斷地帶來超額利潤。一旦電動車在出租車行業變得“有利可圖”,就具有了經濟合理性,可持續的,大規模市場化將勢不可擋,電動車發展也終于可以迎來了以市場為內在驅動的時代,春天還會遠嗎?
新模式開啟電動車春天
在9月26日 “中央國家機關新能源電動公務用車試點示范工作啟動儀式”上,12輛比亞迪純電動汽車e6先行者被這次示范項目選中,將服務于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工信部、財政部等11個試點部門。此次新能源電動公用車試點示范工作表明,比亞迪純電動汽車安全、可靠的綜合性能得到了國家各部委機關的一致認可,必將為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2012中國汽車產業發展 (泰達)國際論壇上,科技部部長萬鋼強調在“遵循公交優先、推進和擴大公共領域中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示范”的同時,“還要更加注意出租車、城市物流車等領域,拓展以小型電動汽車為代表的商業化的示范。規劃并建設與車輛示范運行相適應的能源基礎設施,在示范運行中不斷地、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創新商業運行模式。”這也是中央領導首次公開呼吁以小型電動汽車作為商業化推廣的突破口。
據了解,在深圳目前有300臺比亞迪純電動出租車和200臺純電動大巴組成了全世界最龐大的電動公共交通車隊,總營運里程已突破3600萬公里,純電動汽車e6單車最長行駛里程接近24萬公里;在長沙、西安、寶雞、韶關的街頭都有比亞迪純電動車的綠色身影;在天津和云南,比亞迪與當地合作生產和推廣電動公共交通,這種新的“落地模式”正在加速比亞迪公交電動化的普及。
事實上,任何一個新的產業發展都是 “起于政府引導,興于市場驅動”,純電動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戰略方向毋庸置疑。吳經勝表示:“比亞迪大力開展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推廣的公司戰略毫無遲疑,相信我們目前推出的這種結合各種不同的金融運營模式以實現共贏的全新電動車銷售模式,在全國25個試點城市里都能得到很好的效益。”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pdpkct.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