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1 00:47:3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苦等兩年后,中航精機(002013,收盤價11.18元)重組一事終于獲得證監會核準。
對于重組何時能夠最終完成,中航精機董事長王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具體工作正在推進,“時間應該不會長”。董秘張曉潔則表示,這要看資產過戶的情況,“達到并表條件就可以進來了。”
據最新審計數據,擬注入的7家公司2011年合計實現凈利潤2.88億元,好于此前的預測值(稅后收益2.64億元)。不過,2009、2010年這7家公司合計凈利潤分別為3.33億元、2.86億元,業績增長形勢并不樂觀。
在這7家公司中,部分公司業績波動劇烈,甚至迅速下滑。如鄭州飛機裝備公司2009年凈利潤高達8974.69萬元,是7家公司中業績最好的,不過2010、2011年其凈利潤下降至4006.85萬、3535.04萬元,今年上半年只有1444.84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與中航精機重組消息公布伊始的9個漲停不同,在重組獲批一事公布后,中航精機昨日股價并沒有上漲,反而最低下跌逾3%,收盤時跌幅收窄至0.71%。
“注資項目業績平平拖累了股價表現。”一位資深軍工行業研究員告訴記者。整體來看,在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背景下,2009年上述7家公司整體業績不錯,但2010年、2011年表現平平,并未顯示出良好的增長性。“資產裝進來后,今年全年的每股業績大約5毛錢,對應當前股價相當于22.4倍P/E,估值優勢不明顯。”
“此外,由于中航機電公司優質資產所剩不多,中航精機未來的注資預期并不強,這也制約了公司享有更高的估值。”上述研究員如是說。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pdpkct.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