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全球快訊

每經網首頁 > 全球快訊 > 正文

英數百噸出口垃圾遭中國拒絕 原料進口難成“擋箭牌”

每經網 2012-11-14 09:20:24

每經實習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2日報道,由于被中國拒絕,幾百噸出口生活垃圾正在被運回它們的老家——英國。近年來,隨著我國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國家對洋垃圾的把控更加嚴格,未來進入我國的洋垃圾將更加困難,但是如何“變廢為寶”也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垃圾問題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近年來,英國政府一直不愿在處理生活垃圾問題上想更好的解決辦法,而是沿用過去出口“洋垃圾”的策略,這也給當地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壓力。僅在今年,就有17個集裝箱、總重達420噸的生活垃圾從英國運往亞洲。

綠色和平污染與防治項目主任馬天杰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我國在處理國外廢棄的電子垃圾時,會帶來很大的環境影響,一直以來都是老大難的問題。我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的電子垃圾生產國,未來我國自己產生的電子垃圾也越來越大。”

據2010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報告,我國每年生產超過230萬噸電子垃圾,僅次于美國的300萬噸;到2020年,我國的廢舊電腦將比2007年翻一番到兩番,廢棄手機將增長7倍。

環保專家:當成原料賣入我國

我國的法律對海外垃圾的進口有明確的限制,但“洋垃圾”進口問題依舊難以根治。中國人民大學環保專家宋國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如果確認是垃圾,按照《巴塞爾公約》是禁止出口和國際轉移,但是如果按照原料買賣則不受《巴塞爾公約》制約,很多海外垃圾都是當成原料賣入我國。”

全國人大環資委調研室主任王鳳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再生資源的進口,有關法律是可以進口的,此次英國就是采取做再生資源進口的方式。”

馬天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國外進口的‘洋垃圾’,具有很大的經濟利益,也有走私的問題存在。”

垃圾回收行業遭遇渠道尷尬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在資源日益缺乏的世界里,“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思維已經成為了垃圾處理的一大創新。

宋國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未來我國垃圾回收利用是一個很大的產業,總量很大,開發利用會更有利潤,”

為了有效規范和鼓勵企業參與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我國環保部和財政部都先后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

2009年2月,環保部發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明確指出,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規定辦理登記并在其經營范圍中注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的企業,方可從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活動。

但是,在全國各地不斷遭遇“垃圾圍城”的困局下,我國取得相關合法資質的廢棄物回收利用企業卻面臨“吃不飽”的難題。馬天杰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關于環保部的回收利用條例已經升格為國務院的管理條例,只有有資質的廠商才能經營,今年財政部也有專項資金支持。合法廠商‘吃不飽’最大的是渠道問題。”

目前,我國廢棄物回收利用的市場大部分都被小作坊把控。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中小型廢品回收站構成了一張龐大的廢棄物回收網絡,這些廢品回收站以個人經營性為主,他們在將收購回來的廢棄物專賣給上一級廠商之前,會根據需要簡單篩選出廢棄物中可利用的部分,而將大量無出賣價值的廢棄物隨意丟棄,這將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宋國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目前對于小作坊在環保方面監管很差,既對人體健康有影響,也對環保有影響,政府應該對小作坊加強監管。”

馬天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渠道沒有得到特別有效的解決,很多都是流向不法的小作坊,反而正規的廠商競爭不過游商。”

責編 楊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欧美偷国产日韩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另类欧美日本一区 | 亚洲天堂网5区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情网站久久网 | 亚洲一级大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