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德豪潤達LED“帝國”陰影:政府補貼遠超營業利潤 部分設備資格存疑

2012-11-20 01:03:55

每經記者 郭榮村 發自安徽蕪湖、廣州

德豪潤達巨資采購的LED外延片生產設備里,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去年3月16日,德豪潤達發布公告稱,2011年3月15日,其全資子公司蕪湖德豪潤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收到蕪湖市政府對公司采購的MOCVD設備的部分財政補貼款2.496億元。

這顯然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蕪湖市政府對補貼的標準也作了嚴格的限制。2010年8月,蕪湖市政府發文明確規定,企業購置LED外延片生產設備50臺以上,且規格要達到55片機及以上才會給予研究開發補貼支持。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德豪潤達部分設備僅為52片機,而這些設備同樣獲得了財政補貼。

MOCVD設備片數之謎

2009年12月,德豪潤達在蕪湖的LED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按規劃,德豪潤達要在蕪湖投放100臺MOCVD設備(生產LED外延片的主要設備)。

2010年8月23日,蕪湖市政府網站掛出文件,明確了對MOCVD設備的補貼標準。文件第三條規定:“企業購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LED外延片生產用MOCVD設備50臺以上,且芯片及封裝、應用產品研發與制造等關聯產業均在蕪湖投資生產的,按照藍綠光MOCVD設備 (限55片機及以上)每臺最高不超過1200萬元、紅黃光MOCVD設備(限55片機及以上)每臺最高不超過960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研究開發補貼支持。”

有行業專家告訴記者,片數越多,對應的設備就越先進,產能也就越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致電德豪潤達證券部詢問MOCVD設備的片數,對方表示都是56片。

不過,事實恐怕并非如此。

在德豪潤達LED蕪湖基地,一位女工告訴記者,公司的外延爐(MOCVD設備)有12片、13片和14片的。(德豪潤達生產的是4英寸外延片,對應乘以4得到機器的最終片數為48片、52片和56片)。

德豪潤達證券事務代表章新宇明確,該公司所有的MOCVD設備都是4英寸規格的,以14片為例,14×4即為56片,如果是13片,則13×4=52片。

而德豪潤達多位工人均證實,公司外延爐有12片、13片和14片的。

不過,工人的說法遭到了德豪潤達董秘處主任王鵬的否認,他在短信中稱,“是14片4英寸的”。

但幾天后記者致電德豪潤達董秘鄧飛,得到的答案與王鵬又不一樣。當記者追問為何有工人表示有別的尺寸時,鄧飛承認,“公司的確有13片的設備”。但鄧飛并不愿透露13片的設備到底有多少臺,也不承認有工人所說的12片的MOCVD設備。但他承認13片的設備也獲得了財政補貼。

相關部門:55片機才能獲補貼

根據德豪潤達2010年關于子公司簽署重大設備采購合同的公告,蕪湖德豪潤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向德國Aixtron公司采購30套設備,金額不超過0.825億美元 (折合人民幣不超過5.6億元),平均每臺價格為275萬美元;向美國Veeco公司采購的70套設備,金額不超過1.78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不超過12.12億元),平均每臺價格為255萬美元。

去年3月16日,德豪潤達發布公告稱,2011年3月15日,其全資子公司蕪湖德豪潤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收到蕪湖市政府對公司采購的MOCVD設備的部分財政補貼款2.496億元。

記者查閱2011年一季報發現,截至2011年一季報披露日,蕪湖德豪潤達已到貨MOCVD設備26臺,如果按政府文件中每臺補貼960萬元的標準計算,26臺對應的財政補貼款剛好為2.496億元。

也就是說,德豪潤達每采購一臺設備,近一半的采購款獲得了政府補貼。

記者曾以投資者的名義詢問章新宇,他確認26臺MOCVD設備均獲得了補貼,每臺的補貼數在1000萬元左右,不過至于2.496億元是否為這26臺設備的補貼,章新宇不愿正面確認,“到貨后給一部分,具體多少臺你就不用具體去關注了好不好?”

對于蕪湖市要求必須是55片及以上的設備才能獲得補貼的問題,鄧飛稱“這個可能是誤差”。

鄧飛說,當時全國第一個推出補貼政策的是揚州,只要求31片,蕪湖是第二個。而在2009年,根本沒有55片的設備。

近日,記者致電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一局,核實MOCVD設備是否必須要55片及以上才能獲得補貼的問題,對方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隨后,記者又致電上述投資促進一局負責人魏剛,他再次確認,現在執行的政策是要55片及以上的設備才能獲得補貼。

為進一步求證蕪湖市財政局的補貼文件是以產能為標準還是以片數為標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該局經濟建設科,對方明確表示,對MOVCD設備的補貼,是以片數作為標準,即必須要55片及以上。

記者又再次致電魏剛,表明身份后,向他進一步求證。

“德豪潤達有部分MOCVD設備沒有達到55片,這算不算騙補呢?”記者問。

“我們按照市政府出臺的這個政策執行,但具體不是你說也不是我說了算,我們都有相應的機構對應協議去執行。”魏剛說。

“當時都是按照55片這個標準去驗收是嗎?”記者問。

“我只能明確告訴你,我們是按照市政府的統一政策去執行。”魏剛說。

靠政府補貼支撐業績?

各項補貼接踵而至,裝扮了德豪潤達當年的業績報表。

記者梳理德豪潤達2010年至今的公告發現,在這3年內,該公司的蕪湖基地、大連基地和揚州基地一共獲得11筆來自政府的各種補貼,總金額超過11億元。

2010年,德豪潤達分別收到蕪湖和揚州當地政府“科技三項”財政補貼2.52億元和0.13億元,公司將上述兩項補貼2.65億元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此外,公司還于2010年12月底,收到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局撥付的“LED芯片生產項目”重大產業化項目資助資金5660萬元。

財報數據顯示,公司2010年的營業利潤僅533.2萬元,但加上補貼之后,利潤總額達到2.66億元。

2011年,德豪潤達收到政府的各項補貼款繼續呈大幅增長的態勢,全年共收到補貼款6.05億元。

當年1月和9月,該公司分兩次收到蕪湖當地政府的“科技三項”補貼共2.796億元。2011年3月,德豪潤達又收到MOCVD設備補貼款2.496億元,該筆補貼將從設備正式投入使用起的十年內分期計入損益。當年8月,該公司收到蚌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局給予的固定資產投資補貼資金7580萬元,該筆資金在收到時計入遞延收益。

德豪潤達去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但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密切相關,符合國家政策規定、按照一定標準定額或定量持續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的金額就達到3.1億元。而該年度公司的利潤總額為4.5億元,營業利潤為1.46億元。政府補貼金額占到利潤總額的69%。

今年前11個月,德豪潤達又先后4次收到來自蕪湖和大連的財政補貼共1.744億元。今年公司收到的政府補貼和去年相比有較大的降幅,這在業績上的直接表現便是利潤大幅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5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7.41%,公司在報告中稱,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的政府補貼比上年同期減少及費用增長所致。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pdpkct.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中文精品a∨在线 | 在线观看免费肉片AⅤ视频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五月婷婷中文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