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9 01:11:35
騰訊移動互聯網戰略,手機QQ和超級QQ調至社交網絡事業群,手機游戲對外合作部門調至互動娛樂事業群。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曉萍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謝曉萍 發自北京
經過2012年大規模的架構重組之后,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再次進行調整。
昨日(1月28日),騰訊對外宣布升級移動互聯網戰略,對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進行部分調整,其中,手機QQ和超級QQ調至社交網絡事業群(SNG),手機游戲對外合作部門調至互動娛樂事業群(IEG)。
備受關注的掌管MIG的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裁劉成敏的去留問題也最終確定。根據騰訊官方的消息,劉成敏因個人原因退休,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兼任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裁,向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匯報。
有業內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種種跡象顯示了互聯網巨頭騰訊重調移動互聯網戰略的決心。有接近騰訊的人士透露,此次調整將聚焦在瀏覽器、安全、搜索、應用平臺等入口級的平臺型業務的探索,騰訊還將繼續加大對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的資源投入。
“避免內耗的一種方式”/
據了解,騰訊各業務線跟MIG之間的問題由來已久,各業務線缺少移動方面的研發人才及與運營商、終端商的良好關系,這方面一直由MIG統一打理。而早在半年前,騰訊內部就已經啟動有關騰訊無線業務的調整。
事實上,關于移動互聯網事業群分拆重組的消息也一直在坊間流傳。早在一個月前,曾在騰訊任職的程苓峰就通過其博客透露,騰訊MIG正在醞釀進行調整。
去年5月18日,騰訊展開了幾年來最大規模的架構調整。騰訊無線部門被重組為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由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劉成敏負責。其事業群包括:無線媒體產品部、3G產品部、無線增值產品部、無線游戲產品部、無線安全產品部等;負責產品則包括手機QQ、手機Qzone、微博移動客戶端、手機瀏覽器等。
此次調整后,MIG的核心產品將是手機瀏覽器、手機管家、手機街景地圖等,將一部分無線業務交還給了社交網絡事業群、互動娛樂事業群。騰訊內部人士表示,這更便于大部分產品由PC端向無線端整合過渡,而無線則空出更多精力專心研發基于無線端的創新產品。“其實也是避免內耗的一種方式。”該內部人士表示,現在都歸口到即通,他們來做整合和差異化,其實效率更高,對用戶也更好。
此外,上述內部人士也指出,騰訊目前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的戰略也相當清晰,移動互聯網才剛開始,很多業務需要培育,盈利目標反而是其業務發展的掣肘,此次無線的調整則是希望孵化出更多像微信這樣的入門級產品。
互聯網專家洪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騰訊此前的架構來看,無線不同于其他業務群,屬于垂直拆分,更多的是橫向的交叉成為其他業務線的支撐,而這樣的調整則是背離了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方向,而騰訊的微信成功的原因則正好相反,“探索互聯網的機會不是PC的延伸,而是真正專注移動互聯網的新業務,跟傳統業務關聯度很小。”
金種子投資創始人董江勇則認為,平臺型的業務目前的確還談不上規模化盈利,但是對于移動互聯網的探索,必須要有基礎性的投入,從目前安排給騰訊無線的平臺產品看,騰訊無線業務未來會更加注重搜索、安全、瀏覽器等基礎產品的戰略地位,這些是完全可以脫離PC互聯網的全新的一套玩法,很值得關注。
無線部門成績不如意/
騰訊MIG最初由短信業務發展而來,并相繼負責手機QQ、超級QQ、手機QQ瀏覽器、手機騰訊網等多數騰訊業務中的無線部分。劉成敏2003年加入騰訊,曾任電信事業部總經理、移動通信部總經理,2005年10月起擔任無線業務系統執行副總裁。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出身于華為的劉成敏,憑借與運營商、終端商的良好關系,使無線部門不僅成為騰訊最早搭建的平臺之一,也是最早帶來收入的業務。幾年前,騰訊無線借助移動QQ等業務,為推動騰訊上市做出貢獻。此前在騰訊高層排名中,劉成敏僅在同樣來自華為的任宇昕之后。
只不過,在微信異軍突起下,騰訊無線的地位多少有點尷尬和落寞。
據騰訊內部人士透露,早在一年前,劉成敏就已經提出離開騰訊,而當時馬化騰的意見是,騰訊馬上要進行重組,希望劉成敏可以留下。以致于昨日騰訊內部曝光的郵件中表示,“在多次挽留后,公司終于接受了Tel(劉成敏)的退休申請。”
劉成敏的去意多少與其負責的無線業務在移動互聯網戰略中逐漸失利有關。
近年來,在智能手機興起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劉成敏負責的無線部門在Q-service、MeeGo系統、QQ手機瀏覽器等領域中探索的成績并不如意。
劉成敏雖然多次提及騰訊無線的核心是做好手機QQ、手機QQ瀏覽器、手機QQ空間等業務,但尷尬的是,他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其實是初成氣候的微信,而微信并不隸屬騰訊無線事業部。
一個細微的細節是,昨日騰訊的官方網站上,已經將劉成敏的職稱由原來的騰訊公司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裁、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改為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其負責的業務也由移動互聯網相關業務和搜索商業化運營與發展的管理工作變為,現協助管理移動互聯網相關業務和搜索商業化運營與發展的工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