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8 01:10:4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陸慧婧 徐皓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陸慧婧 徐皓 發自上海
兩年前的雙匯“瘦肉精”事件猶在眼前,今年“3·15”,央視又攜江淮汽車“呼嘯而至”。
2011年3月15日,“3·15”開啟打擊上市公司先河,雙匯發展被曝使用瘦肉精豬肉,一個月后股價復牌暴跌,56家基金一日蒸發市值13億。此后兩年時間里,黑天鵝事件頻頻爆發,機構投資者“中槍”無數,黑天鵝事件對資本市場造成的短期巨大震蕩效應,引發基金等機構高度關注。
又到一年 “3·15”,在這一時間窗,以基金經理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是否會對重倉股進行排查或調倉,成為市場關注的話題。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對于此次“3·15”,基金經理普遍關注,但談及提前調整倉位,又紛紛表示不具可操作性,還是更加著眼于長期調研及事后處理。
資本市場風吹草動/
今年“3·15”前夕,被塑化劑壓得不能“翻身”的白酒板塊,再次成為熱議對象。
3月14日,一則傳言引爆白酒板塊。媒體報道稱,茅臺原材料高粱種植基地廣泛使用化學農藥、小麥原料外采而非本地生產,茅臺酒有機認證名不副實。面對“假有機”質疑,盡管公司及時回應并作出反駁,但受此拖累,貴州茅臺當日股價仍下挫2.66%,白酒板塊三個交易日跌超3%,走勢弱于大盤。
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資管理部總經理稱,白酒股近期疲弱走勢根源在于反腐對高端白酒的打壓,白酒股下跌不是一次完成的。最初,反腐風聲扭轉了板塊上升趨勢,隨著反腐力度不斷加大,白酒板塊也進入趨勢性下降通道,“但‘3·15’臨近,也是近期股價新一輪下跌的導火索。”
“白酒股不僅屬于大消費板塊,部分個股還有投資屬性。”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資部經理強調,“隨著經濟增速下移,白酒板塊估值承壓,再次入場的時機還需等年中再進行判斷。”
某基金公司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稱,“近期統計局披露,社會消費品增速下了一個臺階,大家會拋售一些消費品行業,比如品牌服裝、零售出現集中下跌。因此,這主要還是受到基本面的影響,而不是為了規避‘3·15’。”
盡管業績低于預期是消費類板塊回調主因,但近年來市場出現的做空工具也形成了一定的影響。上述研究員稱,由于現在有了融券做空的杠桿,想離場的人會更加堅決地離場,造成的跌幅可能會更深。
“茅臺的傳言,有可能是有人刻意做空。”另一基金經理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著眼于長期投資/
盡管“3·15”前夜,一切消息都只能歸為“山雨欲來風滿樓”,但資本市場頻頻異動,身處其中的基金經理心情也難以平靜。
“擔心是肯定的。”談及“3·15”可能對上市公司造成影響一事,上海某基金經理表示,但誰也不知道央視最后會揭露哪家公司。
“我不擔心,也不會去打聽傳言。”前述基金公司投資部經理表示,投資要著眼于長期,短期波動很難把握。
盡管心態各異,但對于是否會對消費類企業潛在“黑天鵝”提前預判,或者對持有的重倉股事先調倉,基金經理們均認為,這種做法不具備可操作性:首先機構投資者資金量大,短期調倉不易;其次,若是事先調倉,結果調錯方向,可能反而錯過資本市場的機會。
毒膠囊事件后,醫藥板塊此后一年內的整體走勢,就被基金經理們視為不能事先預判的絕佳例子。
去年4月15日,央視報道稱,由工業明膠制成的膠囊流入了修正藥業、蜀中制藥、海外藥業等九大藥企,樣品被檢出鉻含量嚴重超標,最高含量超標90余倍。毒膠囊事件曝光之后,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冰火兩重天,通化金馬由于涉嫌鉻超標,4月17日早盤大幅低開,一周累計跌超9%;生產藥用明膠的東寶生物、青海明膠連續報以5至6個漲停。
“你無法預計黑天鵝事件是對個股還是整個板塊造成影響,即使是對個股,嚴重程度也無法提前預估。”上述基金公司投資部經理稱,與塑化劑事件不同,毒膠囊并不波及全行業。過去一年,醫藥板塊整體漲幅近30%,若是當時將醫藥板塊倉位調低,勢必拖累基金業績。
上述基金公司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則表示,不排除部分公司會把消費類板塊整體的倉位降一些,但整體來說大家還是會看長遠一些。“實際上,對于消費類企業,尤其是品牌企業,每一次事故在當期會大幅影響其股價,但事后看都是入場的機會,因為從長遠來看,消費是成長性企業集中的版塊。只要本質上沒有問題,股價深調的時候反而是機會。”
強調事前加大監控/
在多次因黑天鵝事件遭遇虧損之后,談及如何防范此類事件,基金經理們首先強調事前監控。
曾因“黑天鵝”事件蒙受損失的某基金公司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事件發生后,公司建立了一套社會輿情監控系統,對論壇、博客等發布的信息及時進行跟蹤。
上述基金公司投資管理部總經理亦稱,現在不僅是“3·15”這個時間窗,微博等輿論集中地的突發消息也會導致“黑天鵝”事件發生。其所在公司除了實地調研外,對上市公司相關產業鏈都會加強了解。
加強監控是一大進步,但對于這一行為的有效性是否足夠,基金公司人士均坦承,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比如塑化劑,連行業協會都無法監控,基金公司更是無可奈何。”上述基金公司人士稱。
相比事前監控,對于事后控制,基金公司往往只能著眼于長期,短期沒有具體應對策略。
“我們不能融資融券,對于黑天鵝事件沒有系統策略。就是把目光放長遠一些,根據公司基本面的變化而定。”
某基金業內人士稱,遭遇“黑天鵝”事件,傳統應對方法無外乎四個:持有、賣出、向下攤薄成本、融資融券。對于基金公司來說,融資融券資格受限,向下攤薄成本受到10%持股上限限制。“事實上,別說向下攤薄成本,即使長期看好,想持倉不動都會遇到困難,遭遇黑天鵝事件后,基金或受到大額贖回,這會導致個股占基金凈值比例被動上升,觸及10%倉位上限,導致被動賣券。”
此外,隨著黑天鵝表現形式多樣化,應對手法也愈發多變。例如重慶啤酒股價崩潰之后,澤熙大舉吸貨,坐享80%反彈,但這在公募基金身上很難發生。“公募基金多數強調價值投資,再有,隨著基金規模增大,這類型的交易性機會對基金凈值貢獻的邊際效應也逐級降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