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6 01:06:2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中國熔盛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熔盛重工,01101.HK)昨日(3月25日)宣布,公司旗下位于新加坡的全球海工運營平臺——熔盛海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熔盛海事)與兩家船東各簽訂了一座CJ-46型自升式鉆井平臺總包合同,合同總額逾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4億元)。
分析人士表示,造船行業不景氣,此前熔盛重工遭遇重創,早先已發布2012年業績預虧警告,加之該公司去年放棄收購全柴集團以及前董事會主席張志熔卷入的內部交易案,給民營造船業大佬帶來空前壓力。但該公司下半年宣布轉型海工無疑是一個亮點,此次的巨額訂單,或將為其帶來曙光。
新接22億海工訂單
熔盛重工昨日宣布,該公司海工轉型獲得重大突破,其2012年10月在新加波成立的熔盛海事已與兩家船東各簽訂了一座CJ-46型自升式鉆井平臺總包合同,合同總價逾3.6億美元。這兩家船東還各擁有一座同類產品的選擇權,這也是該公司首次獲得自升式鉆井平臺訂單。
據熔盛重工相關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透露,此次簽約的CJ-46型自升式鉆井平臺,均由新加坡船東訂購,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科技、高附加值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入籍ABS,主要用于海上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工程作業。平臺型長度為65.25米,型寬62米,型深8米,最大作業水深112米,鉆井深度可達9144米。該合同為包括設計、采購、建造在內的EPC總包合同。
“自去年10月熔盛海事成立之后,已累計接獲兩座自升式鉆井平臺和一艘鉆井支持駁船,以及多艘同類產品的選擇權”,熔盛重工表示,“這顯示出熔盛重工的海工轉型升級戰略取得實質進展。”
熔盛重工董事會主席陳強曾表示,隨著在高端海洋裝備制造領域的布局日趨完備,熔盛將加快向海工全面轉型升級的進程,大幅提高海工訂單在新接訂單中的比重,并爭取在未來3~5年里,實現年度新接海工類訂單金額在當年總新接訂單金額中占50%以上。
轉型海工有起色
2012年對于熔盛重工而言非常艱難。資料顯示,該年度該公司在其傳統造船業務上僅獲兩艘巴拿馬散貨船訂單,虧損已成定局。
分析人士指出,2012年下半年以來,該公司宣布放棄收購全柴集團,已引發外界猜疑,而張志熔涉嫌內幕交易更是令熔盛重工陷入被動局面。內幕交易案雖已和解,但張志熔突然辭任上市公司一切職務,并轉讓了部分股權。
該公司去年10月宣布的轉型海工戰略讓外界看到一絲曙光。
“這一消息對眼下的熔盛重工來說確是利好,一方面,海工業務運營平臺的建立能迅速增強其核心競爭力,改善其營收狀況”,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段嘉宣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另一方面,此業務也是熔盛重工實現戰略轉型、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步驟,對企業的長期發展非常有利。”
分析人士指出,從熔盛重工已經獲取的合同中不難看出,從鉆井支持駁船到自升式平臺,工程復雜程度不斷加深,得到了業界認可。據他了解,近期還有多家船東在和熔盛重工接洽。
不過,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圣坤曾對記者表示,海工裝備要求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門檻非常之高,目前國內企業主要的海工業務還限于承接和制造,尤其是一些技術含量非常高的海工裝備,國內幾乎是空白。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國內能夠擔當總承包的船廠屈指可數,熔盛重工能夠成為海工項目的總承包商,也充分展示了集團在海洋工程領域的技術實力和生產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