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06-25 10:04:09
錢荒繼續發酵,貨幣基金首當其沖。
證券時報 張哲
錢荒繼續發酵,貨幣基金首當其沖。天治基金日前公告,旗下天治天得利貨幣基金偏離度絕對值超過0.5%,達到-0.5243%,成為今年首只負偏離超過0.5%的貨幣基金。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不止一家。
貨幣基金死扛1元
負偏離或超想象
根據天治基金公告,天治天得利出現負偏離的原因主要是近期債券市場收益率大幅上行,致使偏離度絕對值上升。由于負偏離度超過0.5%,該基金需要把浮動虧損調整為實際虧損。
“我感覺出現負偏離的不僅僅是天治一家。”上海一位基金經理認為,“現在大部分貨幣基金都在死扛一塊錢,有不少貨幣基金是通過債券代持,將虧損放到外面,真正的虧損不體現在貨幣基金凈值上。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不用公告負偏離。因為如果是流動性管理不當出現的虧損,基金公司要給投資者作出賠償。”
而上海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監也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近期貨幣基金流動性管理確實很頭疼,“暫時還能堅持,死也要死在最后。”盡管他所在的公司還能支撐,但他認為,出現負偏離的貨幣基金或許比想象中更多。
有業內人士透露,貨幣基金出現負偏離,一般大公司都會想辦法解決,即使是基金公司內部賠錢,也絕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這兩天有的公司對付負偏離的辦法就是找外面的資金來攤薄虧損,但是最近找資金的難度可想而知,通過這種方法解決偏離度的可行性很小。”
據了解,如果因為流動性導致的虧損,基金公司必須給投資者作出賠償。“負偏離0.5%,就是凈值其實已經到0.995元了,但是基金公司可以在1.005元~0.995元之間,繼續按照一塊錢給年化收益。”上述基金經理表示。
流動性管理亟待整頓
無疑,此次貨幣市場流動性危機是貨幣基金出現負偏離的導火索。“貨幣基金大部分持有的是短期融資券,基本沒有回購,機構肯定要贖回貨幣基金去做回購。導致貨幣基金為了應對流動性,大幅拋售短融,連鎖反應導致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更低,陷入惡性循環。” 業內人士如此分析。
影子定價偏離度是衡量貨幣市場基金風險的重要指標,其目的是為了保障貨幣市場基金的估值能與市場波動基本同步。“如果市場環境一直保持基金購買證券時的環境不改變,攤余成本法和公允價值計算的貨幣基金價格理論上是一樣的。實際操作中由于持有的品種市場價格每天都在變動,因此這兩者之間總有一定的偏離。短融受到短端資金的價格影響很大,現在貨幣基金拋售短融基本兌現了浮虧,但是持有到期的話就不會虧。”
對于貨幣基金來說,“流動性管理”永遠是投資運作中的核心。國內基金業歷史上,2006年曾經出現過市場2/3的貨幣基金由于定期存款比例超限而導致負偏離情況。據介紹,在美國貨幣基金歷史上,曾出現過兩次貨幣基金凈值跌破1元的情況。這兩次危機后持有人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賠償。
文章鏈接 http://finance.qq.com/a/20130625/003513.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