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讓民間資本辦銀行發揮正能量

2013-07-01 00:07:50

“允許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將是我國金融改革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

◎余豐慧

在日前召開的2013年陸家嘴論壇上,銀監會主席尚福林的發言引起極大反響。他表示,對不同類型銀行機構在經營地域和業務范圍上實行差異化管理,并建立相應的考核和評估體系,促進各類銀行機構提供“門當戶對”的金融服務,降低同質化競爭帶來的風險共振。

此次論壇上,尚福林關于銀行業改革思路和方向的表述,筆者以為,其背后有兩條主線:第一,改善對現有銀行的管理手段;第二,放寬銀行業市場準入。前者的核心思想是強化對商業銀行同質化惡性競爭帶來的風險監管,引導信貸資金服務實體經濟、實體企業。后者的看點是允許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

目前商業銀行同質化惡性競爭帶來的風險愈演愈烈。這種惡性競爭,一方面帶來了金融風險,另一方面使得信貸資源配置嚴重不公,使得中小微企業、農業成為信貸資源的荒野。這在兩個方面表現較為突出:工農中建四大行成立之初就是根據各自服務對象確定名稱和定位業務范圍的。工行主要服務于城市工商企業;農行主要服務于農業;中行主要服務于進出口貿易;建行主要服務于基本建設項目工程投資等。轉軌成商業銀行后,業務基本同質化了,名稱僅是一個稱謂,名不副實了。另一個是,地方性的城市商業銀行,多數是在當地城市信用社基礎上改制過來的,結果改制后機構業務竟然擴大到了本地以外,甚至一個地級市的城市商業銀行竟然跑到省會城市設立機構、開展業務。大大加劇了銀行業同質化競爭風險,更加使得中小微企業、農業金融資源干涸。

一定要健全牌照分類管理制度,使其牌照名符其實。對不同類型銀行機構在經營地域和業務范圍上實行差異化管理,在差異化上做足文章。銀監會要對四大行按照其牌照名稱,指導其重點從事相應的金融業務,確定其地域性和差異化業務范圍,開展差異化競爭。對城市商業銀行要將其業務限制在其牌照名稱的地域上,堅決杜絕跨地域設立機構、從事業務。對于未來民營資本發起成立的商業銀行,應該引導其業務范圍重點是服務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等。這樣才能解決同質化競爭帶來的金融風險,才能促進各類銀行機構提供“門當戶對”的金融服務,從而解決我國金融資源分配配置上存在的嚴重問題。

“允許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將是我國金融改革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金融資源配置存在嚴重不公,中小微企業、農村農業以及民營經濟的金融資源饑渴,特別是外資銀行長驅直入等等。已經沒有任何理由不放開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銀行了。這將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銀行業缺一條腿的問題,也將使得巨大的民間資本在銀行業一展拳腳,必將使得我國金融資源配置上存在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更將會產生鯰魚效應,使得現有銀行業受到激烈競爭的沖擊,這種沖擊是正效應的,帶來的是市場化機制高效配置金融資源的結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在线看黄a免费网站 | 最新肉丝袜福利在线观看 | 免费h片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原创国产中文AV | 中文字幕美熟少妇 | 中文字幕日本αv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