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互聯網金融帶動虛擬貨幣發展

每經網 2013-07-11 00:21:34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互聯網金融現在發展很快,尤其是P2P,也許將成為解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個生力軍,同時,網絡貨幣也逐現雛形”,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謝平在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暨《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3》發布會上表示。

有數據顯示,2012年末,P2P貸款服務平臺超過200家,可統計的P2P平臺線上業務借款余額將近100億元,投資人超過5萬人。

網絡虛擬貨幣時代開啟

隨著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隨之而出的互聯網虛擬貨幣層出不窮。其中典型代表像比特幣、Q幣、Facebook幣、亞馬遜幣等。

互聯網虛擬貨幣的定義:由某個網絡社區發行和管理,不受管管或監管很少,特別是不受或較少受到中央銀行監管。

近日,在網絡中比較火熱的比特幣完全可以成為網絡虛擬貨幣的“縮影”,比特幣不依賴于特定的中央發行機構,使用遍布整個P2P網絡節點的分布式數據庫來記錄貨幣的交易,并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與其他虛擬貨幣的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是非常有限的,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前幾個月,比特幣價格一路飆升至266美元,以至很多投資者開始投資“礦機”,挖比特幣。

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虛擬貨幣交易量約20億美元,而亞洲的規模最大,同時,傳統支付企業紛紛進入虛擬貨幣領域,例如2011年,Visa收購PlaySpan,美國運通收購Sometrics。

謝平表示,人類很早以前就實行私人貨幣,每個銀行憑自己的信用發行貨幣,銀行有充足的準備金或者是黃金準備。如果每個人都發行貨幣,就存在貨幣競爭,那么在互聯網上,假設互聯網上N個社區網站,發行N種貨幣,理論上講每一種貨幣在社區會員間可以交易,然后慢慢產生跨社區交易,這就是一種均衡狀態。

虛擬貨幣也存在膨脹風險

由于網絡虛擬貨幣受監管少,以純數字形式存在,在網絡社區內部支付及被網絡社區成員普遍接受、使用,所以,發行量越來越大。

今日(7月10日),一位P2P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由于網絡貨幣很少受到監管,也決定網絡貨幣存在一定弊端。“一些虛擬貨幣發行量太大,導致這個幣種在其流動的領域膨脹,嚴重還會導致公司破產。”

謝平表示,互聯網虛擬貨幣和法定貨幣的流通速度完全是兩碼事,中央銀行很難知道互聯網貨幣了流通和發行情況,所以,應該承認互聯網貨幣的作用,可能對金融穩定產生影響。“比如說互聯網虛擬貨幣與法定貨幣兌換,現在比特幣基金也在做這個業務,互聯網貨幣出生不可避免,將來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要有充分的準備”

  上述P2P人士表示,未來虛擬貨幣發展的程度還要取決的監管部門對其監管程度。

責編 吳永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香蕉97超级碰碰碰视频 | 污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子幕亚洲乱码 | 特黄V片欧美高清在线 |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