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曹中銘:中介機構信披同樣不可忽視

2013-07-12 01:04:29

◎曹中銘

IPO重啟時點受到業界和輿論的廣泛關注,有傳聞稱將在7月中下旬開閘。證監會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已有83家擬上市企業通過發審委審核。毫無疑問,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征求意見截止后,IPO重啟其實離市場越來越近。盡管監管部門還沒有公布重啟的“時間表”,但在IPO暫停已達9個月之后,市場不可能一直對新股發行說“不”。

無論如何,市場都必須面對IPO重啟這道坎,即使再次引起股市下跌亦是如此。而對于新股發行而言,信息披露的真實、完整、準確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事實上,2009年以來的前三次IPO制度改革,雖然監管部門一直在大力推進新股發行的市場化,但信息披露卻在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真實、完整、準確的信息披露為基礎,所謂的市場化發行不過是空中樓閣。

與內幕交易一樣,新股“三高”發行也是A股市場的一顆毒瘤。然而,這顆毒瘤已在市場身上“寄生”多年,至今仍然沒有被摘除。正因如此,去年4月1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監管部門提出“要進一步推進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發行制度建設,逐步淡化監管機構對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斷”,其針對對象主要是強化發行人的信息披露。然而事實證明,雖然近年來“三高”發行愈演愈烈的現象有所收斂,但新股“三高”發行仍然大行其道,像去年浙江世寶以2.58元的價格、7.17倍的市盈率發行新股的例子僅僅只具有特殊性,而不具備普遍性特質。

強化發行人的信息披露,提升其信息披露質量顯然是抓住了問題的根本。然而,新股發行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其他參與者如中介機構等的信息披露質量同樣不應被忽視。新股高價發行,離不開發行人的包裝粉飾,離不開詢價機構的競相亂報高價,當然更離不開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大肆吹捧。而且,由于保薦人等中介機構與發行人形成了 “利益共同體”與“一致行動人”,同穿一條“褲子”,其在鼓吹時當然會更賣力。實際上,在海普瑞、華銳風電、沃森生物等超高價發行背后,哪一家沒有閃現著保薦人等中介機構忙碌的身影?哪一家的成長性、競爭能力等沒有被保薦人鼓吹過?如今再回頭看看這些上市公司股價的表現,又有哪一家沒有坑害其投資者?

無論是承銷商發布的所謂《價值投資分析報告》,還是在路演、推介等過程中,對發行人進行的鼓吹,其唯一目的就是吹高發行價格。因此,保薦人的相關信息披露,帶給市場的往往不是什么正能量,相反卻是極大的負面效應。其不斷累積的結果,就是嚴重打擊投資者對于股市的信心。

因此,IPO重啟后在強化發行人信息披露的同時,不能忽視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信息披露。就像一個人,只有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更好更穩當,也才能走得更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曹中銘 IPO重啟時點受到業界和輿論的廣泛關注,有傳聞稱將在7月中下旬開閘。證監會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已有83家擬上市企業通過發審委審核。毫無疑問,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征求意見截止后,IPO重啟其實離市場越來越近。盡管監管部門還沒有公布重啟的“時間表”,但在IPO暫停已達9個月之后,市場不可能一直對新股發行說“不”。 無論如何,市場都必須面對IPO重啟這道坎,即使再次引起股市下跌亦是如此。而對于新股發行而言,信息披露的真實、完整、準確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事實上,2009年以來的前三次IPO制度改革,雖然監管部門一直在大力推進新股發行的市場化,但信息披露卻在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真實、完整、準確的信息披露為基礎,所謂的市場化發行不過是空中樓閣。 與內幕交易一樣,新股“三高”發行也是A股市場的一顆毒瘤。然而,這顆毒瘤已在市場身上“寄生”多年,至今仍然沒有被摘除。正因如此,去年4月1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監管部門提出“要進一步推進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發行制度建設,逐步淡化監管機構對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斷”,其針對對象主要是強化發行人的信息披露。然而事實證明,雖然近年來“三高”發行愈演愈烈的現象有所收斂,但新股“三高”發行仍然大行其道,像去年浙江世寶以2.58元的價格、7.17倍的市盈率發行新股的例子僅僅只具有特殊性,而不具備普遍性特質。 強化發行人的信息披露,提升其信息披露質量顯然是抓住了問題的根本。然而,新股發行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其他參與者如中介機構等的信息披露質量同樣不應被忽視。新股高價發行,離不開發行人的包裝粉飾,離不開詢價機構的競相亂報高價,當然更離不開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大肆吹捧。而且,由于保薦人等中介機構與發行人形成了“利益共同體”與“一致行動人”,同穿一條“褲子”,其在鼓吹時當然會更賣力。實際上,在海普瑞、華銳風電、沃森生物等超高價發行背后,哪一家沒有閃現著保薦人等中介機構忙碌的身影?哪一家的成長性、競爭能力等沒有被保薦人鼓吹過?如今再回頭看看這些上市公司股價的表現,又有哪一家沒有坑害其投資者? 無論是承銷商發布的所謂《價值投資分析報告》,還是在路演、推介等過程中,對發行人進行的鼓吹,其唯一目的就是吹高發行價格。因此,保薦人的相關信息披露,帶給市場的往往不是什么正能量,相反卻是極大的負面效應。其不斷累積的結果,就是嚴重打擊投資者對于股市的信心。 因此,IPO重啟后在強化發行人信息披露的同時,不能忽視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信息披露。就像一個人,只有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更好更穩當,也才能走得更遠。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视频一区手机视频 |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国产 | 在线观看播放国产一区播放 | 特黄少妇60分钟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