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營銷策略不敵進口奶粉 中國奶企“助”對手做大

2013-08-12 00:50:5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陳婷 孫衛濤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趙陳婷 孫衛濤發自北京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伴隨著三鹿的應聲倒地,國內乳企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機。隨后的5年間,外資奶粉企業迅速在中國市場攻城略地,在高端領域占據了絕對市場優勢。

面對高端奶粉需求的“井噴”,各大國產奶企也先后推出其高端產品。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國產高端奶粉幾乎全部選用進口原料,強化“進口奶源”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助推了進口奶源在中國市場的開拓。

對此,有業內人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資奶粉在中國市場的壓倒性優勢,一方面是因為國內乳品質量問題頻出,消費者信心殆盡;另一方面,外資品牌采取了非常有效的銷售策略,迅速占領了中國市場。

國產乳品同質化嚴重/

有報道稱,一些知名乳企的競爭力來自于成功進行了“先建市場、后建工廠”的探索。某公司在與中國營養協會聯合開發了一系列新產品后,沒有按照慣例投巨資上廠房、引設備,而是著力通過廣告宣傳品牌,然后以托管、承包、租賃、委托生產等辦法,把區內外8個中小型乳品企業變為自己的生產車間。

而在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看來,如果一家企業破壞了規則,其他企業不跟上,這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應該是有限的。

但不幸的是,眾多乳企紛紛效仿這一理念。

營銷專家李志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0多年內,眾多乳企按照這個慣性在市場上拼殺。大家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沉淀下來,反思這個模式的問題。

“乳業的高速回報吸引了更多的資本參與進去,從北到南,各個乳企都在進行股份制改造,甚至一些企業從其他行業重新殺入乳業,這一輪投資高潮也帶來不小的投資泡沫。”李志起解釋道。

李志起告訴本報記者,與國外主打區域型的乳企不一樣,一些國產乳企定位全國市場,考慮到中國寬廣的地域條件,國內乳企先后走上了常溫奶這條路。

“常溫奶幫助乳企實現了快速增長,但是乳企間的相互競爭也很快將產品的利潤稀釋。很快,常溫奶、巴氏殺菌奶不賺錢,乳企被迫開發新產品,進行新一輪的循環。”李志起解釋道。

有行業專家坦言,目前國內乳企的產品同質化很嚴重,企業只能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制造新的消費概念,這屬于惡性競爭,企業間相互模仿,相互打破平衡,然后競爭又重新開始。

有報道稱,乳制品行業正常增長速度在8%~12%。加上乳制品飲料,乳制品行業正常的增長速度也不應超過20%。而2005年~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某些乳企的發展速度遠超這個行業20%的增長率,這必然出現問題。

盡管三聚氰胺的教訓深刻,但中國乳企如今的重點還是在如何推廣產品、擴展市場上。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某知名乳企全年收入373.89億元,全年的廣告和宣傳支出占到了總收入比例的7.6%,換算出金額為28.4億元。而據AC尼爾森公司的報告顯示,2011年另一乳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2.66億元,營銷投入約占收入的30%。

對此,有業內人士坦言,國產乳企關注的是產品本身而不是品牌,對上游的奶源建設,企業大都沒有足夠的耐心,因為根本來不及,如果不跟上競爭的節奏就會被淘汰。

“無孔不入”的外資乳企/

相比國內乳企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制造新的消費概念等同質化營銷手段,外資乳企的眼光放得更為長遠。

普天盛道公司品牌營銷機構董事長雷永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記者表示,外資奶粉企業在管理、品牌和營銷上比國內奶粉企業更有優勢。

據了解,在一、二線城市,外資奶企從準媽媽開始就進行產品推介,此外,當準媽媽們去醫院體檢時,醫生會建議其參加類似“準媽媽課堂”、如何正確喂養母乳等講座,醫院通常會為孕婦免費提供孕嬰常識講座,前去聽課的孕婦們只要參加,便會獲得進口奶粉的一份樣品。

不僅如此,外資奶粉企業還涉足各類早教機構。

“在消費者還沒有開始產生消費之前介入,通過醫院開設這種免費媽媽班的形式,而消費者一般對醫生的話往往甚為信賴,借此外資乳企進行產品推銷。”雷永軍告訴記者,外資奶粉企業都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醫務銷售系統。

曾在一家外資奶粉企業工作過的管理人員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醫務銷售系統是外資奶粉企業銷售奶粉的一個重要渠道,其實按照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這是不允許的,但是很多企業都在做,所以就采取了媽媽早教課堂,育嬰知識講座等形式,實際上還是進行奶粉推銷。

不過,上述管理人員表示,事實上,外資奶企的這種醫務渠道,國內奶粉企業也在效仿,只不過因消費者的不信任,所以只能往三、四線城市推廣。

而在消費者的跟蹤系統建設方面,外資奶企更是煞費苦心。

“從消費者未購買之時開始接觸,到購買后不斷跟蹤,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而國內奶企更多時候是在終端著力,忽略了前期培養。”雷永軍認為。

高價格策略:越貴越安全/

在中國消費者普遍不信任國產奶粉品牌的情況下,外資奶粉企業采取高價格策略來提高利潤,竭力打造一種“價格越高,越安全”的消費理念。

李志起認為,不管是恒天然還是雀巢,國外乳企非常敏銳地抓住了中國消費者的心理,不斷放大消費者的危機感,外資奶粉的價格也順應中國消費者需求而水漲船高。

縱觀三聚氰胺之后外資奶粉企業的發展路徑,從最初的半年一提價,到一季度的一提價,都在一步步推高中國奶粉市場價格。“在奶粉領域,國內奶粉企業通過降價、促銷和讓利都難以換取市場份額,反而洋奶粉的高價格策略獲得了市場認同。”雷永軍說。

上述外資奶粉品牌管理人員也對記者表示,在中國消費者對奶粉安全的普遍擔心下,不管洋奶粉價格多高,都會有消費者埋單。而且為了保證各個環節的利潤,高價格也是必須的。

東方艾格乳業分析師陳連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不信任讓消費者開始盲目相信外資奶粉品牌,更加助推了外資品牌奶粉的高價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制服丝袜中文丝袜点击进入 | 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尤物久久综合精品 | 欧美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亚洲国产一级精品视频二区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