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消費

每經網首頁 > 消費 > 正文

國家質檢總局披露上半年產品質量五大問題

每經網 2013-08-28 23:57:41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8月28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新聞辦公室負責人陳熙同在當天通報披露了我國上半年產品質量五大問題,內容涉及民生產品、農產品、進出口商品等多方面。

今年上半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我國產品質量狀況總體平穩,沒有發生區域性、系統性質量安全問題。不過在上半年國家產品質量狀況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質檢總局新聞辦公室負責人陳熙同表示,在中藥民生產品質量問題方面,上半年,質檢部門查獲食品、建材類產品案件數和涉案貨值列前2位,其中食品、建材產品違法案件分別占總數的24.6%和13.1%,涉案貨值分別占總貨值的5.5%和36.6%。

國家監督抽查批次抽樣合格率為89.4%,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2012年和2013年連續跟蹤抽查的17種產品中,脫粒機、熱軋帶肋鋼筋、車用柴油、車用汽油和廚房機械等5種產品批次抽樣合格率有所下降。在“質檢利劍”執法檢查中,對18個省217家防水卷材生產廠點進行集中執法,端掉造假窩點60個,查獲假冒偽劣防水卷材2.4萬卷。

而在涉農產品質量方面,“狀況不容樂觀”。

今年上半年,質檢部門查獲農資類產品案件數和涉案貨值列第3位。查辦化肥案件2334起,查獲假冒偽劣農資貨值6451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7起。共對殺蟲劑、除草劑、脫粒機、鍘草機、植物保護機械等5種537家企業生產的585批次產品實施國家監督抽查,批次抽樣合格率為92.1%,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

其中,脫粒機產品的主要質量問題是外露傳動部件的防護裝置不符合標準要求、滾筒及滾筒軸承座螺栓和扭緊力矩不達標、空載運轉項目不合格、軸承溫升超標;除草劑產品的主要問題是產品有效成分質量分數、pH值和產品標簽不符合標準要求。

國家質檢總局透露,存在明顯質量安全問題的,還有進出口商品。在進出口商品仍存在質量安全問題。進口方面,在入境工業品及原材料中,棉花和金屬礦的不合格率較高,分別為37.62%、29.41%,主要不合格原因是數重量短缺、與合同不符、品質缺陷等。上半年共檢出不合格危險化學品2014批,其中1884批為進口產品。進口廢物原料共檢出環保不合格275批、9.83萬余噸,環保批次不合格率和重量不合格率分別為1.64‰和3.54‰。

而在入境農產品中,主要不合格原因是攜帶檢疫性有害生物,攜帶一般性有害生物。進口食品不合格項目主要是品質不合格、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不合格、標簽不合格、污染物超標等,涉及產品種類主要是糕點餅干類、飲料類、乳制品類、酒類、糧谷及制品類糖類等。進口有機紅酒、奶粉等食品還存在未獲得認證、有機標簽不合格等問題。

出口商品方面,我國主要貿易伙伴歐盟、美國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從產品本身的性能、到對產品生產、加工運輸等全過程提出更高要求,雖然出境工業品整體貨值不合格率均比較低,但服裝、小型家用及類似用途電器等輕工產品仍存在較多問題。

從出口食品被境外通報情況看,371批被境外實際通報出口食品的不合格項目主要是農獸藥殘留超標、品質不合格、微生物污染、生物毒素污染、食品添加劑不合格等,涉及產品種類主要是水產及制品類、蔬菜及制品類、糧谷及制品類、干堅果類、罐頭類等。國外扣留(召回)產品中輕紡類產品被扣留(召回)的比例最高,其次為機電類產品。

除了上述問題,陳熙同還表示,我國自主品牌附加值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原創性設計不夠,我國產品檔次偏低,結構性矛盾突出。

我國企業在塑造品牌的進程中,更多依靠的是成本優勢和國內廣大市場,而非出自技術革新。中國制造業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絕大部分產品屬于為他人做嫁衣的貼牌產品。

據統計,中國出口商品中大約90%是貼牌產品,制造業品牌國際化進程緩慢。2008年至今,沒有一家中國制造業品牌躋身世界品牌500強中前100位排行榜。2012年度美國《商業周刊》公布的“全球最有價值的100個品牌”中,中國品牌榜上無名。

 

責編 吳永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日本在线中文字幕dvd | 日本最新免费的一区二区 | 思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最新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在线精品免费一本 | 天天噜啦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