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6 00:54:4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記者 孫宇婷
“黑莓究竟要鬧哪樣?”北京時間10月15日凌晨,當看到黑莓公司(BlackBerryLtd.)發表公開信,透露出不會退出移動通訊設備市場之意后,部分投資者發出了上述感嘆。
事實上,黑莓從未萌生退意,但在上個月巨虧消息曝出后,黑莓公司的一些行動和表態,令市場產生了誤解。
此次黑莓發表言辭懇切的公開信,其用意明顯,除安撫大眾外,黑莓還借機強調了其拳頭業務的市場競爭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針對外界熱議的潛在流動性風險等,黑莓公司亦通過公開信進行釋疑。
從未放棄移動設備市場
“最近黑莓頻繁出現在媒體的頭條位置,我們的很多用戶也讀到了這些消息,這帶來了大量的‘噪聲’和困惑。”黑莓首席營銷官弗蘭克·布爾本(FrankBoulben)表示,“(黑莓面臨的)不確定性是促使黑莓發表公開信的主要原因。”
據悉,黑莓公司此次通過9個國家的30多家媒體發布公開信,試圖安撫廣大消費者及合作伙伴的信心,并強調用戶可以繼續信賴黑莓及其產品。
在公開信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黑莓連續用了四個“一流”(BestinClass)來闡明其市場地位,這些“一流”業務包括系統平臺、安全性、企業移動管理以及移動社交網絡。
就在上個月發布了第二財季巨虧近10億美元的消息后,黑莓宣布未來將專注于企業與專業消費級市場,并同時宣布將智能手機設備從6款減少至4款。黑莓還透露,新款手機Z10銷售疲軟是巨虧的主要原因。
正是由于在移動通訊設備市場表現不佳,以及黑莓公司強調未來重心的說辭,令市場認為黑莓將退出弱勢市場。
在公開信中,黑莓稱,“在今年推出黑莓10系統以來,我們已經完全改進了設備組合。目前有四款基于黑莓10的設備,其中有兩款是觸摸屏的,另外兩款是觸摸與按鍵混合,這些都在我們的新平臺上進行第三次更新。”
黑莓上述表態間接表明公司仍在深耕移動通訊設備市場。
記者發現,使用觸摸屏的Z10,正是黑莓年初寄望扭轉市場地位的押注產品,盡管未能令其重振雄風,但在信中,黑莓依然沒有放棄這款產品的意思。
辟謠現金短缺風險
此前,基于黑莓公布的最新監管文件,美國一家投資公司的分析報告指出,黑莓未來可能面臨流動性風險。
投資公司BernsteinResearch分析師皮埃爾·費拉古(PierreFerragu)稱,由于黑莓的用戶正在以極高速度流失,且公司還面臨著流動資本捉襟見肘以及龐大的表外業務,因此黑莓很可能在未來六個季度中耗盡近20億美元現金。
對此,布爾本表示,“我們的資產負債表上擁有大量的現金,并且沒有負債。黑莓正在重建成本基礎,盡管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也將提升黑莓的資產實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為節省成本,在公布二季度預虧近10億美元后,黑莓隨后宣布了規模超過1/3的裁員行動。
黑莓在公開信中表示,重建成本的目標是削減公司50%的開支。
在當前最熱門的移動社交領域,黑莓亦力推其即時通訊應用BlackBerryMessenger(BBM)。黑莓稱,目前有600萬部基于安卓和iOS系統的手機已預約注冊,以期獲得這款App發布的通知,并且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
黑莓進一步稱,其不僅僅局限于自創系統的智能手機,而是跨平臺地延展這一應用程序,使得黑莓未來在移動社交網絡中獲得了競爭對手難以匹敵的優勢。
不久前,黑莓暫緩了跨平臺BBM的發布日期,原因是諸多安卓手機用戶下載了非官方的老版服務,在后來的使用中遇到了一些問題。
記者注意到,自黑莓發公告宣布與Fairfax牽頭的財團達成出售意向后,潛在購買方不斷涌現。
上周一份公開的監管文件顯示,黑莓聯合創始人麥克·拉扎里迪斯(MikeLazaridis)已增持了黑莓公司股份。據悉,他正與另一名聯合創始人道格拉斯·弗雷金(DouglasFregin)考慮聯手對黑莓實施整體收購。
此外,在黑莓資產中,被認為最具價值的安全服務器網絡和知識產權得到了不少科技公司的垂青。幾周前,黑莓已經要求潛在投資者給出初步意向,據路透社報道,這些投資者包括谷歌、SAP、三星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