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3-10-17 08:56:46
本報記者杜雅文
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籌建儀式近日舉行。按照廈門市政府與股東方的約定,將由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以“管理輸出”的方式構建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董事長胡繼之表示,“廈門模式”開創了區域股權交易中心管理模式創新的先河,將成為繼浙江股權交易中心、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之后,場外市場的第三類典型發展形態。
胡繼之表示,未來3至5年,中國資本市場必將呈現新的局面,主要有四個較為清晰的發展方向:一是國家行政管理邊界進一步收縮,能交給市場的正在盡量交給市場;二是在金融市場中,未來資本市場發展空間最大;三是在資本市場中,場外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四是證券監管機制從審批轉變為檢查、監管,交易所市場將面臨嚴峻考驗和洗禮。
目前各地爭相建立股權交易所。為了“鞏固成果,擴大優勢”,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此次以“管理輸出”的方式構建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啟動布局全國的戰略。
胡繼之將“廈門模式”制度設計的核心總結為“系統聯動,制度對接”。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承諾,在確保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獨立運作的前提下,在后者成立初期實現與前者的系統聯網與業務聯動。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在委托管理期間,將獲得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相關系統和業務的支持,盡快完善運營系統及管理團隊,爭取在3年內實現獨立運營。
場外市場仍需培育
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由海峽兩岸10家金融機構投資共建,總資本金1億元,股東包括國信證券、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信證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永豐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
“廈門模式”將使場外市場呈現三類形態:一是以浙江股權交易中心為代表的行政主導模式,由交易所直接參股主導、地方政府直接管理;二是以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為代表的“券商主導,公司化運作”模式;三是以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為代表的“委托經營”的模式,既保持公司制運作的獨立性,又通過引入外部力量來發展本地市場。
胡繼之表示,場外市場是不同于交易所的市場,股權交易中心甚至可以說是顛覆交易所模式的全方位創新,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系統改變、長久努力。場外市場要得到社會的正常對待還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對于以創新模式運營的場外市場,股東方在投資思路上更應注重長遠,并賦予管理團隊充分的自主機制和權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