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買黃金被套又迷上比特幣 中國大媽為何死活看不上A股

證券日報 2013-11-22 09:03:33

 

隨著時間游走,金價一波波下行,當初“"中國大媽"完勝華爾街”的說法正逐漸變成冷笑話。而在當前最火爆的比特幣交易市場,“中國大媽”重出江湖。

消息稱,最近幾周,“比特幣中國”的交易量超越了世界其他兩大比特幣交易平臺,成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目前,“比特幣中國”日最高交易量逾10萬比特幣,最高日交易額已超過2億元人民幣。據火幣網統計,近日總交易額大于1000萬元人民幣的貴賓用戶中40%為女性,“中國大媽”的形象現身比特幣江湖。

憑借今年夏季炒金一役,“大媽”的漢語拼音“Dama”登上了《華爾街日報》,并被稱為“影響全球黃金市場的一支生力軍”。最近有媒體報道,牛津大學出版社雙語詞典項目經理朱莉·克里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Dama”和“Tuhao(土豪)”、“Hukou(戶口)”等詞語已經在牛津英語詞典編著者的關注范圍內,有可能在2014年收入《牛津英語詞典》。

如今,領銜提升中國影響力的“中國大媽”,在比特幣市場能否再現曾經的輝煌呢?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比特幣雖然在德國取得合法身份,但仍然是一個沒有“中央銀行”的虛擬貨幣發行體系。它通過計算機運算產生,利用網絡進行交易,具備去中心化、全球流通、專屬所有權、低交易成本等概念。最誘人的是,比特幣在首次公開交易時只有0.03美元,而當下賣到將近1000美元,這是多么神奇的貨幣啊。難怪有人感慨,早年買房不如買比特幣了!這真是降低房地產熱度的好辦法,呵呵。

不過,當市場瘋狂的時候,也往往是最危險的時候。現在許多中國投資者已經沒有耐心購買礦機,基本都是直接買進成品的比特幣,等待升值后再拋出,其中的泡沫愈加明顯。也有專家尖銳地指出,比特幣交易的實質更類似于傳銷,比特幣的上家不斷的吃下家,下家一定要能夠找到新的下家才能獲利,要是實在找不到下家,整個系統就崩盤了。

顯然,比特幣的瘋狂反映出來的是資本的貪婪,是資本持有者的浮躁,期望一夜暴富的膨脹的欲望。這與“合適的投資標的嚴重缺乏”并無太多關聯。

比特幣發端的海外有相對成熟規范的資本市場卻率先演繹了比特幣的狂熱,國內也有不斷豐滿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無論主板、創業板、中小板、新三板,還是紙黃金、實物金、外匯、商品期貨、金融期貨等品種都在不斷豐富,向所有適格投資者開放,何來投資渠道缺乏呢?相對而言,比特幣不過就是以它的稀缺性為噱頭制造一場虛妄的游戲而已,可純粹資本市場中的投資品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和理性,或許正是這一門檻,將宏觀經濟環境風險正逐步降低,經濟成長性也在轉好,企業盈利能力提升可期的A股擋在了“中國大媽”的視線外。

在這場彌漫全球的比特幣狂歡中,“中國大媽”終于難以自持……

 

原文:http://opinion.hexun.com/2013-11-22/159918061.html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在线免费AV观看大全 | 亚洲无aV码在线中文字幕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制服丝袜亚洲经典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