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武漢加入房市調控大軍 六城市或“跟風”

證券日報 2013-11-25 08:56:09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紛紛出臺房地產調控措施后,業內普遍預期將有更多城市加入到調控大軍中,并對下一個擬出臺調控政策的城市進行廣泛預測。日前,這個答案已經清晰明了—武漢。

11月22日,武漢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了《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提出七點意見,并特別強調要堅決抑制投資投機性住房需求,規定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申請購房的,由必須在本市納稅或者繳納社會保險(放心保)時間1年調整為兩年,并僅限購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另外,將抓緊研究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

“武漢出新政的邏輯,與一線城市相似,即房價漲幅偏大,年度控價目標可能無法實現。”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10月份,武漢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11.3%,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上漲8.1%。

“目前外地人基本占到武漢購房市場的一半,這次政策調整短期內會影響普通住宅,但提高二套房首付的政策影響不會很大。”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研究總監李國政認為,新政策并不會導致房價下跌,但有利于武漢樓市的長期平穩發展。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指出,一線城市由于最近幾年的樓市調控和供應下滑,房價上漲的幅度最大。而三線城市(除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之外的城市)的房價平均同比增長僅為4%,隨著大量供應入市,房價在未來一兩年可能面臨下調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中央很難出臺一刀切的政策,只能給予地方政府更多微調的權力。”

“中國近十年的樓市調控實踐,幾乎清一色的是需求方的政策,如限購、限貸等政策幾乎被用到極致。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供給方政策一直是"只聞其聲"。”朱海斌強調,這樣導致的結果是,需求方政策的效應越來越弱,但是供需失衡的結構性問題卻依然存在。“以一線城市為例,在前幾年控制需求的時候并未大幅提高供給,因而當被抑制的需求重新爆發時,不可避免地導致房價飆升。因此,在未來的房地產政策中,供給方的政策很可能要占據更重要的地位。供給方的政策主要包括加大新增商品房的供應、保障房建設,以及通過稅收政策加大多套住房的持有成本或降低住房投資的收益率。”

楊紅旭指出,從最新數據來看,廈門、南京、沈陽、福州、鄭州、太原、長沙等城市房價漲幅均高于武漢,其中鄭州已于9月份率先推出新政,武漢本次調控政策的出臺,為其余六個城市增加了壓力,估計這些城市也會跟風出臺相應的調控政策。 

 

原文:http://house.hexun.com/2013-11-25/159983158.html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 五月天Av中文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丁香狼人久久大香线蕉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