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12-24 11:51:21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的統計數據,年內標桿房企拿地金額已經突破了3077.8億,預計全年將突破3100億。據此計算,同比漲幅將超過100%。
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與寒冷的冬天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土地市場依然火熱。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的統計數據,年內標桿房企拿地金額已經突破了3077.8億,預計全年將突破3100億。據此計算,同比漲幅將超過100%。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預計后市一二線城市拿地競爭將更加劇烈。房企扎堆一二線城市,在推高地價的同時,也正醞釀了風險。
北京、上海等城市投資壓強達3倍以上的增長
上述機構統計數據顯示,12月截止22日,標桿房企拿地再激增,單月拿地金額已經達到了353.8億。
地價在升高的同時,房企壓力也在增大。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毛大慶在2013騰訊房產年度峰會表示,2013年北京土地收入應該達2012年的三倍以上。有一個新的投資名詞叫投資壓強,就是在單位面積上的投資重量,應該說在70個大中城市里面產生了巨大的分化。
毛大慶認為,大概70個大中城市里面,有1/4的城市投資壓強有了顯著的增加。但是1/4里面又有少量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投資壓強有三倍以上的增長。“2013年地王已經成了不太被驚訝的事情。地王已經無法定義。”
一線城市房價漲幅過快,引來了接連的調控。“限價令”無疑卡住了房企的七寸。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一語指出,政策可以卡住房價,但是卡不住需求。一線城市的需求過大,是房價上漲的關鍵。預計明年,一線城市的房價壓力依然巨大。
如何解決一線城市房價高漲的難題,業內觀點諸多。新型城鎮化也是解決高房價的路徑之一。毛大慶表示,實現北京1.6萬平方公里的盡可能制造百萬級人口的新型城鎮,這就是紐約的道路,這個可以做的。同時,擴大一點北京的范圍,大首都計劃應該研究了。把一部分的河北放入首都的區域經濟里面來,把資源更好地共享,拉動河北的發展。把空間給北京一點,把北京擴大一點,把經濟和生活中間適當擴展化,這樣的新型城鎮化是短期內可以做的。
長效機制仍待深化
解決房價的難題,還是要依靠房地產的長效調控機制。
在第五屆地產中國論壇上,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執行主席、中房協副會長顧云昌表示,過去調控已經說了以房價為主要目標,只要達到房價控制目標就成功了。現在看來一二線城市絕大城市完不成指標,目標落空。從短期控制這種房價目標變成長遠說要調整,來調控房地產供求關系,供求結構。
顧云昌說,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以及整個稅收改革,還有完善住房金融市場,這才是建立長效機制關鍵所在。
過去調控方法是中央統一出政策,10年70個政策。到現在為止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出臺政策,其他城市沒有出政策,中央也沒有出政策,過去一刀切做法變成切一刀,市場出現明顯差異化,政策也應該差異化,這是符合實際。
嚴躍進表示,房地產的長效調控機制將體現在房企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建立、保障房建設力度的加大、城鄉土地市場的聯動發展等。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發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