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3-12-26 08:49:37
本報記者陳瑩瑩倪銘婭
展望2014年,多位專家表示,明年將是各項改革措施全面深化“元年”。經濟增長將逐步適應GDP增速在“7-8”區間的狀態。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陣痛”將不斷顯現,包括投資增速下滑、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凸顯等。專家建議,地方城鎮化建設投資應回歸理性,金融機構應合理配置信貸資源并主動“去杠桿”。
GDP增速“七上八下”
中國社科院25日發布的《中國金融發展報告(2014)》認為,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2014年宏觀調控目標不應定位于追求過高的經濟增長率,而應摒棄通過人為刺激需求把經濟增長速度“搞上去”的舊模式,應統籌穩增長、調結構和促改革。一方面,運用適度的總需求管理政策將經濟增速穩定在7.5%左右的合理區間內;另一方面,大力加強供給管理,激發企業和市場活力,增強創新能力,提升勞動生產率,全面提升經濟體系的競爭力。
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的《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報告(2013-2014)》預計,今年GDP增速為7.7%,CPI漲幅為2.6%。明年GDP增速為7.8%,CPI漲幅為2.8%。
中國銀行(601988)最新發布的2014年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計,明年在外部環境趨好、全面改革起航、新型城鎮化推進、消費恢復性增長等因素的影響下,經濟將繼續穩中向好,預計全年GDP增長7.6%左右,CPI上漲3.3%左右。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明年宏觀經濟將具有“底部修復”的運行特征。中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未來中國需要警惕和防范的風險是,美國QE退出、各項改革集中推進、房地產市場調整、地方債務問題、監管政策加碼、影子銀行等多重因素引起經濟金融“共振”并導致經濟“硬著陸”。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衍行表示,地方債務和影子銀行問題仍將是困擾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問題。目前地方債務的償債主體并未拿出足讓人心服口服的償債方案,這對社會誠信有影響,也是改革“深水區”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投資或穩中略降
近年來,學界和業界人士反復強調,經濟增長不能單純倚靠投資拉動。明年,拉動中國經濟走過數十年高速增長的投資“車輪”將“減速”。多位專家指出,雖然新型城鎮化建設正在推進,但在“唯GDP論”的政績觀逐步被摒棄后,地方政府的投資將回歸理性。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表示,明年改革“陣痛”帶來的經濟減速效應將首先顯現。過去地方政府存在一些不適當的扶持和刺激行為,未來要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中央要取消地方保護、地方盲目競爭優惠政策,特別是要摁住地方債盲目擴張的勢頭,從而對明年的基建投資、總投資增速產生影響。
針對投資增速,《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報告(2013-2014)》預計,明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呈穩中略降的趨勢。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表示,制造業投資今年前三季度向下調整得比較充分,未來有望保持平穩,但不會出現明顯反彈;房地產投資今年經歷了較高速增長,加上住房需求釋放力度較大,盡管土地購置面積降幅較上年明顯減小,但未來投資增速將有所放緩;政府主導的投資在穩增長中仍將扮演重要角色,但政府不大可能采取大規模刺激措施,政府投資的效果將有所減弱。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預計,受政府調結構和信貸增長放緩的影響,明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回落至19.0%,今年預計為19.8%。固定資產投資活動的三大要素包括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投資,預計明年這三大部分的增速均會出現不同程度放緩。預計明年制造業投資將增長18.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回落至20.8%。中央政府可能不會繼續推出小范圍的刺激措施,地方政府也難以保持基礎設施投資的高速增長。在房價上漲速度放慢、信貸緊縮、區域差異化等因素的作用下,預計明年房地產行業的投資增速將回落至16%。
建議明年M2增長14%
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明年的金融機構“去杠桿”將加速。中國銀行認為,明年金融體系流動性不容樂觀。就外部環境而言,美國退出QE影響、國際資本流向逆轉、外匯占款減少等因素將導致銀行間市場資金偏緊的狀況難以在供給端改善;就內部環境而言,通脹有上行壓力,同時為控制“房地產-影子銀行-地方融資平臺”三位一體的金融風險,貨幣政策將更趨穩健和審慎。預計明年M2同比增速回落至13%,銀行間市場利率將位于較高水平,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在短期很難迅速回落。
《中國金融發展報告(2014)》建議,明年的貨幣政策不宜過度收緊,廣義貨幣M2增長率目標應控制在14%左右。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政策與理論研究室主任彭興韻指出,明年的貨幣政策應在穩定經濟增長和防范中長期的通脹壓力之間、在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防范金融風險之間尋求有效平衡點,綜合運用各種政策工具,促進金融資源配置的結構調整和改善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同時完善宏觀審慎的政策體系和框架。
彭興韻表示,鑒于今年前三季度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尚未得到完全鞏固,建議明年的貨幣政策不宜過度收緊,而應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為經濟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貨幣融資環境,既不采取明顯的刺激性政策,也不采取過度的緊縮政策。綜合歷史經驗,明年將廣義貨幣M2增長率目標控制在14%左右、M1增長率目標控制在9%左右、信貸增長率目標控制在14%左右,能較好地兼顧經濟適度增長與物價穩定,為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提供穩定的宏觀環境。
今年以來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