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新三板面向全國接受企業掛牌申請

中國證券報 2013-12-31 08:38:43

12月30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根據修訂后的《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結合市場運行的實際情況,配套制定和發布8項業務制度,配套修訂6項業務制度。

股轉系統總經理謝庚表示,本批次業務制度的發布,標志著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與上位法相銜接并支持市場運行和功能實現的制度框架體系基本形成,面向全國接受企業掛牌申請工作將同步啟動。

市場預期,首批申請的企業將達到200多家。據統計,2013年新規則實施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從受理材料到出具審查意見通常在30個工作日左右。加上中國證監會出具核準掛牌公司公開轉讓文件的時間,從申報材料至掛牌完成一般不超過40個工作日。股轉系統總經理助理隋強表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不做規模限制,也不做節奏調控。擴大試點后,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會繼續提高審查工作效率、簡化審查流程,企業掛牌不會出現排隊現象。

下一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還將陸續制定公布優先股、公司債券、并購重組等方面的新規則,進一步完善制度框架體系。

制度框架體系基本成型

據股轉系統介紹,配套制定的業務制度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明確了市場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規則;二是明確了股票發行業務的規則和流程;三是以公告的形式明確了境內企業到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有關事項。

配套修訂的6項業務制度主要內容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根據《非上市公司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修訂基本業務規則中公司申請掛牌程序、股票發行程序等方面的條款;二是修訂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細則。截至目前,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已發布業務制度合計49件,包括業務規則24件,服務指南25件。

謝庚表示,至此,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形成了以《證券法》、《公司法》和《國務院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等法律、法規性文件為依據,以《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管理暫行辦法》等兩件部門規章和8件行政規范性文件為基礎,以49件市場層面業務規則為主體的相對完備的制度框架體系。市場層面的業務規則圍繞準入、交易、融資、監管、主辦券商、投資者適當性等六條業務線做出了明確規定,為市場參與人參與各項業務提供了有效指引,為市場正常運行奠定了制度基礎。

此前,股轉系統于2013年2月8日發布了首批包括基本業務規則在內的14件業務規則,市場起步運行“有章可循”。隨后,全國股份轉讓系統陸續制定、發布了41項業務規則和服務指南,逐步搭建和完善了市場層面的業務規則體系。

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正抓緊推進交易支持平臺建設,計劃于2014年年中上線運行,實現掛牌股票的協議轉讓,根據市場準備情況再逐步實現做市轉讓、競價轉讓。在交易支持平臺正式上線前,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交易結算相關事項仍按《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過渡期股票轉讓暫行辦法》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過渡期登記結算暫行辦法》執行。

個人投資者準入門檻提高

根據股轉系統新的業務制度,自然人投資者的準入標準從“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300萬元人民幣以上”調整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500萬元人民幣以上”。謝庚表示,中小微企業業績波動較大、經營風險較高,需要投資者具備較強的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提高個人投資者準入標準是為了提高市場的風險包容能力,為理念、監管、制度、產品等方面的創新創造空間。

據介紹,針對自然人投資者,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從財務狀況、投資經驗、專業知識等維度嚴格準入條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擴大試點后掛牌公司的社會關注度將進一步提高,市場風險外溢的波及面更廣,需要更加審慎地控制市場風險;二是著眼于深化市場功能和提高市場效率,市場制度創新和產品創新將加大力度,需要以嚴格的準入管理為市場創新的風險控制留出空間;三是機構與自然人標準趨同,更有利于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的執行。

達不到標準的個人投資者并非完全被拒之門外。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正積極培育和發展機構投資人隊伍,鼓勵和推動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企業年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市場,引導和鼓勵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推出定向投資產品。達不到“500萬元證券類資產”標準的自然人投資者可以通過上述定向投資產品參與市場。

有市場人士擔心個人投資者門檻提高可能會影響市場交易的活躍度,對此新三板定增網有關人士稱,只要未來能夠形成財富效應,個人投資者間接進入市場的熱情將會得到激發,不必太擔心流動性方面受到的影響。此外,新的業務制度還有與此相對沖的手段,即每手不低于三萬股調整為了一千股。

謝庚透露,投資人準入門檻并非一成不變,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將根據市場發展階段、投資人隊伍的成熟情況以及市場的需求做出相應調整。

采用傳統競爭性做市商制度

在股票交易結算方面,此前受政策和技術系統制約,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的市場交易一直較為清淡,掛牌公司的成交價大都未形成連續的價格曲線。為完善市場定價功能,改善市場流動性,股轉系統制定了新的股票交易結算制度,包括提供多元化的交易方式、進一步提高清算交收的效率等,其中做市商制度值得關注。

謝庚表示,適當的市場流動性是交易場所發揮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功能的基本前提,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將致力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改善市場流動性,增強市場定價和資源配置的功能。首先,放寬掛牌公司股票限售規定,增加市場可流通股票的數量;其次,降低單筆報價委托數量,將最小交易單位調整為1000股;第三,豐富交易方式,通過協議、做市和競價三種方式,滿足掛牌股票多樣化的流動性需求。

做市制度方面,全國股份轉讓系統采用傳統競爭性做市商制度,即:股票進行做市轉讓,必須有兩家或兩家以上做市商愿意為其做市;做市商應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持續發布買賣雙向報價,并在其報價數量范圍內按其報價履行與投資者的成交義務;做市轉讓方式下,投資者與做市商成交,投資者之間不能成交。企業與做市商之間的選擇,主要遵循市場化原則。做市商的初始庫存股票,可以通過股東掛牌前轉讓、股票發行和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買入等方式取得。目前,做市商制度的各項技術系統準備正在緊張進行,后續將根據業務、技術準備情況盡快推出。市場預期,2014年5月前后將會推出協議轉讓平臺,8月份前后將會推出做市平臺。

謝庚表示,三種交易方式企業可以任選,但不能兼容,之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需要公司股東的認可。這對券商提出了一定的考驗,如何管理庫存股有一定的難度,庫存股多了會占用資金而且有折價的風險,庫存股少了又不能較好地履行相關義務。

投行人士介紹,掛牌企業的主辦券商一般同時為做市商,做市制度也是券商一個重要的盈利點。在股轉系統這個市場,券商的盈利模式與場內市場相比發生了重大變化,不是靠推薦環節賺錢,而是在企業掛牌以后通過提供各項有價值的服務獲取收入和賺取利潤。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体验区 | 色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午夜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 一级午夜理论片日本在线 | 亚洲v国产v天堂v | 色一伦一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