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贏時勝:受益金融創新IT需求 兩大機遇兩大風險共生

2014-01-13 01:23:0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陽戈    

·發行后總股本:不超6000萬股

·發行股份:不超1500萬股

·計劃融資額:1.93億元

·2013年中報每股收益:0.11元

·2013年中報每股凈資產:3.62元

·競爭力:★★★☆

·成長性:★★★★☆

·穩健度:★★★★

每經記者 趙陽戈

對職業投資者而言,或多或少都會知道贏時勝這家公司。招股書顯示,贏時勝是致力于為金融機構及其高端客戶的資產管理業務和托管業務提供整體信息化建設解決方案的應用軟件及增值服務提供商。經多年經營,贏時勝有了一定的客戶覆蓋率,但相比金證股份(600446,SH)、恒生電子(600570,SH)等同行,起步較晚的贏時勝規模仍然顯得比較袖珍。不過,受益于金融創新浪潮,其成長空間廣闊。業績方面,贏時勝預計2013年收入同比增長20%左右,凈利潤增長10%左右。另外,公司預計2014年一季度,收入較2013年增長30%,凈利潤與2013年一季度持平。

基金公司覆蓋率達97.56%/

招股書顯示,贏時勝的產品可廣泛應用于金融行業研究、分析、投資、交易、風控、監督、清算、核算估值、績效評估、存托管、數據整合等業務環節。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主營,已向200多家金融機構提供了專業的信息化系統建設綜合解決方案。

就核心產品來說,贏時勝主要的產品系列為投資管理類(贏時勝投資交易管理軟件)、財務估值類(贏時勝基金財務核算估值軟件、贏時勝QDII資產管理軟件)、資金清算類(贏時勝TA資金清算軟件)、資產托管類(贏時勝基金資產托管軟件)、統一數據平臺類(贏時勝金融數據中心軟件)、投資績效及風險管理類(贏時勝投資風險監控管理軟件、贏時勝金融資產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軟件)。

2010年至2012年、2013年上半年,贏時勝營收分別為1.02億元、1.26億元、1.44億元、6334.29萬元,凈利潤分別為3153.78萬元、3403.81萬元、3718萬元、476.28萬元。其收入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波動,從數據來看,贏時勝第四季度收入能占到全年的一半,凈利潤占比更是只高不低。所以至2013年6月底,贏時勝的每股收益僅為0.11元,而在2012年年底時點,贏時勝的每股收益為0.83元。

從收入結構來看,贏時勝資產管理與資產托管業務所占比例幾乎齊平,2013年上半年兩者收入占比分別為51%、49%;如若以產品來分,2013年上半年,贏時勝定制軟件開發和銷售營收4596.04萬元,占到了總收入的72.86%,另外一項服務費收入占比為27.14%(其盈利模式主要以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軟件開發為主,技術服務為輔)。

在客戶覆蓋率方面,招股書顯示,經過多年積累,贏時勝的客戶涵蓋了基金、證券、保險、信托、銀行等金融領域,截至2013年6月底,其與80家基金公司 (占基金公司總數的97.56%)、55家證券公司(占除只開展經紀業務的證券公司總數的52.38%)、18家信托公司(占信托公司總數的26.47%)、16家托管銀行(占托管銀行總數的84.21%)、43家保險公司(占保險公司總數的28.29%)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從歷年來老客戶銷售額占其總收入比例均超過九成的情況來看,贏時勝客戶的粘度較強。

贏時勝在招股書中預計,2013年營收較2012年增長約20%,凈利潤及扣非后凈利潤較2012年增長約10%左右,預計扣非后凈利潤為3900萬元至4050萬元;2014年一季度營收較2013年增加約30%,凈利潤與2013年一季度持平,非經常性損益較小,預計在凈利潤中的占比在5%以下。

招股書顯示,目前贏時勝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恒生電子、金證股份等。由于贏時勝起步較晚,成立于2001年,從規模來看難以與同行中的恒生電子、金證股份匹敵。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以贏時勝重量級業務“定制軟件開發和銷售”這塊來看,2012年,贏時勝的收入為9765.16萬元,分別相當于恒生電子的54%、金證股份的65%。而實際上,“定制軟件開發和銷售”業務已經是贏時勝最大的一塊“蛋糕”,占到其當年總收入的68.05%。但恒生電子、金證股份還有自制軟件開發銷售、系統集成維護等其他占比較大的業務。2012年贏時勝的營業收入為1.44億元,而恒生電子和金證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02億元和18.63億元,與之相比,贏時勝的規模顯得很袖珍。

那么,在市場總量面前,贏時勝占比多少呢?招股書顯示,2012年市場總量36.26億元,公司占了其中的3.96%,這一數字在近幾年中都相仿,2010年、2011年贏時勝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04%、4.21%。

不過就贏時勝所屬行業市場規模而言,未來發展空間仍可期。招股書顯示,就資產管理整體解決方案及軟件產品和服務的市場來看,2007年至2010年規模分別約為14.10億元、16.66億元、19.49億元和22.95億元,預計2013年擴張到40.28億元,較2010年翻了近一倍;資產托管整體解決方案及軟件產品和服務的市場,2007年至2010年規模分別為1.2億元、1.47億元、1.7億元和2.07億元,預計2013年達4.03億元。

兩個機遇兩個挑戰/

有分析顯示,贏時勝的未來,既有機遇又有挑戰。

機遇一:金融創新浪潮帶來機遇。

據興業證券分析,金融創新的浪潮持續推進,國家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方向并未改變。在這個過程中,金融業務和產品的創新深度、規模廣度會不斷擴大,與IT系統唇齒相依,將帶給金融IT廠商長遠的發展機遇。某券商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贏時勝在自己這塊業務上做得還不錯,覆蓋已經很廣,但想象空間不夠,需要向新領域拓展。

機遇二:金融工程藍海。

招股書顯示,金融工程是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隨著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全球金融的創新發展起來的。金融工程不僅包含金融產品的設計,還包括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

據贏時勝在招股書中介紹,國內金融工程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金融工程服務于資產管理和資產托管成為金融行業的普遍共識,而金融工程系統產品的主要數據來源為后端財務估值系統產品,相對于投資交易系統產品的數據來說更全面、更準確、更完善。因此未來在金融工程方面的產品競爭上,贏時勝將具有一定數據采集方面的優勢。不過在這方面,公司將與恒生電子形成明顯競爭。

而上述兩個機遇反過來又能促使贏時勝對新產品的開發。

挑戰一:“看天吃飯”。

由于贏時勝的券商、基金客戶眾多,2012年公司對兩者收入占比合計有49.29%,所以證券市場的好壞將左右這部分客戶的需求。2010年以來,A股市場景氣度長時間持續低迷,對金融軟件提供商的業績造成直接不利影響。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2年,贏時勝營業收入分別為7042.54萬元、1.02億元、1.26億元、1.4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567.19萬元、3153.78萬元、3403.81萬元、3718萬元,兩者的同比增速均出現了下滑。需要指出的是,在2010年市場走衰的背景下,恒生電子和金證股份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分為6.35%和-4.52%,但贏時勝卻為22.85%。

不過,招股書顯示,2009年至2012年,贏時勝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116.16萬元、3116.25萬元、5523.84萬元和7233.64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5.92%、30.79%、43.91%和50.23%;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8.69次、4.8次、2.92次和2.26次,由上可見贏時勝應收賬款余額漸長,且應收賬款周轉率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隨著應收賬款的逐年增長,贏時勝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在期間也出現波動,2009年至2012年分別為2540.05萬元、1883.27萬元、1154.39萬元和2654.5萬元。政府補助方面,2009年至2012年分別為0.39萬元、40萬元、255.72萬元、130.3萬元,其中,在2011年時凈利潤同比2010年剛好增加了250.03萬元,政府補助與其當年凈利潤保持增長關系重大。

而恒生電子和金證股份應收賬款占比方面,2010~2012年分別為9.77%、16.02%、9.4%和7.78%、8.81%、11.25%,始終都比贏時勝低。不過對此,上述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贏時勝下游更加強勢,這可看作一種銷售策略,而這個行業壞賬風險小,所以對應收這塊不要太擔心。

挑戰二:同行細分業務的滲透。

贏時勝在招股書中介紹,恒生電子主要是以前端系統 (投資交易系統產品)切入市場,其核心為投資交易管理系統,與金證股份存在直接競爭,但贏時勝則是以資產管理業務的后端系統 (財務估值系統產品)進入市場。不過,公司目前的產品路線將從后端往前端發展。

據國泰君安研報知,實際上財務估值系統產品這塊的壁壘沒有投資交易系統高。另據公開信息顯示,競爭對手恒生電子的核算估值類軟件已逐步進入“估值”市場,與贏時勝形成直接競爭。

募投項目有巨額折舊/

此番,贏時勝計劃募資投向4個項目,分別是“資產托管業務系統平臺建設項目”、“資產管理業務系統平臺建設項目”、“客戶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總投資額分別為6509.04萬元、7054.1萬元、2760.61萬元、2957.4萬元,合計約1.93億元,建設期分別為2年、2年、0.5年、2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3年6月底,贏時勝的總資產也剛好為1.93億元,與募資總額持平;2013年6月底固定資產為5348.67萬元,一旦募投實施,將新增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8509.61萬元,實現倍增。

招股書介紹,“資產托管業務系統平臺建設項目”建成運營期平均收入7121.73萬元,平均凈利潤3990.83萬元;“資產管理業務系統平臺建設項目”運營期平均收入和平均凈利潤分別為9819.68萬元和5315.85萬元;至于“客戶服務中心建設項目”不進行單獨財務評價,實施后將增強公司銷售能力,提高客戶粘性;“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則主要為構建SOFA技術平臺。據了解,SOFA是面向服務的金融應用架構,它是公司托管業務系統、資產管理業務系統的核心技術支撐平臺,項目意義在于增強企業產品和技術持續的自主研發創新能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贏時勝根據擬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已經以自籌資金的方式先行投入。截至2013年6月底,投資額5139.68萬元。另外,募投項目所形成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及發生的其他費用在項目計算期內 (項目計算期為8年,前2年為建設期)的折舊、攤銷及費用性支出合計為4.21億元,項目收益期內平均每年需產生營業收入7015.18萬元才能消化上述折舊等。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人才資源顯然比較重要。據招股書介紹,隨著贏時勝業務規模的擴大,公司的研發技術團隊也在不斷的壯大。截至2013年6月30日,贏時勝有547人專門從事相應產品的研發工作,占公司員工總數的69.68%。研發投入方面,贏時勝的數據逐年攀高,2010年至2012年分別為2363.48萬元、3780.7萬元、4900.52萬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23.26%、29.94%、34.05%。

需要指出的是,正是因為團隊不斷壯大,贏時勝的成本也很高。據悉,2009年至2012年,公司員工人數分別為348人、546人、770人、686人,員工工資及福利支出分別為2256.06萬元、3859.50萬元、5682.26萬元、7015.7萬元,占公司營業總成本的比例平均為64.76%,是公司營業成本的主要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2年年底,贏時勝還傳出“招聘大躍進”之后“變相裁員”的消息。而從數據來看,2012年公司的人數也確實出現了銳減。對此,國金證券出具的保薦報告稱,2012年減少的84人中有74人為研發人員,人員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于2011年招聘了較多初級研發人員,部分初級研發人員因未能適應公司的要求自行離職,同時隨著發行人產品模塊化程度的增加,減少了部分現場實施人員。

另外,據招股書介紹,贏時勝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唐球、鄢建紅(二人為夫妻),持股比例分別為34.6453%和9.7205%,其余原始股東大多為自然人。此番老股轉讓贏時勝也做了考慮,計劃轉讓上限不超過350萬股,擬轉讓者涉及10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色老久久精品偷偷看 | 在线视频欧美二区 | 综久久综合久久久久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人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