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3 01:23:1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閘門一開啟,一大群早已等候在外,拉著空空的購物車的人流就涌了進來,排隊過關,進入香港。”這是香港TVB在2009年拍的以香港入境事務處為背景的電視劇《ID精英》的開篇場景。從這部電視劇也可看出香港自由行開放以后,內地和香港聯系的種種現象,包括購物、做工等。
其中,赴港購物不得不提,和電視劇中表現的一樣,如果你現在早上去口岸排隊過關,仍能看到很多拖著空購物車赴港的人群,而到晚上,則是滿載而歸的人群從香港排隊過來。
除認可香港的產品質量外,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背景下,去香港購物是一件更劃算的事情,“化妝品、電子產品很多都會到香港去買,相當于打了8折。”不止一位在深圳的居民如此表示。
港元一年跌近3%
據中國貨幣網數據,2014年1月10日港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報0.78676,當日下跌13BP(基點)。而2013年12月港元對人民幣的月平均匯率0.78878,2013年1月的月平均匯率為0.80982,按此計算,港元對人民幣2013年下跌了2.6%。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港元對人民幣的走勢變化,背后實際上是受美元對人民幣走勢的影響。因為是聯系匯率,港元對美元的變化一直不大,一直在7.75到7.76之間,港元的升值幅度和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差不多。
1983年9月,由于對港元信心不足,出現了港元危機,港元對美元曾在一個半工作日里急劇下挫了50%,最低跌到了9.6港元對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穩定匯率,香港當局在1983年10月15日宣布港元與美元掛鉤,把匯率設定為7.8港元兌1美元,并允許上下浮動0.05,這就是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近幾年,雖然要求改變聯系匯率制度的聲音不斷出現,但香港當局仍然表示維持目前的聯系匯率制度。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人民幣對美元仍然保持升值態勢,2013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較前一個交易日上升55個基點,報6.0969,全年累計升值幅度約為3%。
事實上,自從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一直保持上升勢頭,而相對的,人民幣對港元也一直處在升值狀態。在2006年12月,人民幣兌港幣首次超過了1:1,貴過港元,這也使得原本愿意北上內地消費的人群有了一些改變。
“當2006年末港元兌人民幣匯率跌破1:1的關口,人民幣變成比港元‘大’,我身邊有些香港朋友,特別是那些經常北上消費的,甚至感到有點沮喪失望。”香港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在2012年題為《香港貨幣體制的未來》的文章中寫道。
赴港購物相當于打8折
香港自由行逐漸放開后,尤其是深圳居民擁有“一簽多行”的便利,使得去香港變得相對容易,而在人民幣對港元不斷升值的情況下,赴港購物也變成了很多內地人士去香港的原因之一。
在深圳羅湖口岸,很多時候都能看到提著大包小包從香港回來的旅客,所帶的東西也各種各樣,從奶粉到化妝品,甚至還能看到提著衛生紙的旅客。“在香港買東西劃算很多,不說品質或者其他,至少也算是打了8折。”一位深圳居民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以時下流行的iPhone5S為例,蘋果官網在內地的報價為5288元人民幣,而蘋果香港官網的報價為5588港元,雖然港行報價要高,但如果按照港元兌人民幣0.8的匯率來計算,相當于人民幣4500元左右。
隨著內地赴港購物的人不斷增加,香港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說普通話的人,很多店面已經接受人民幣,而且大部分的店家都可以刷人民幣的信用卡,內地游客在香港的旅游購物也越來越便利。
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13年11月末,當年內地赴港游客達3685.53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7.3%,占所有訪港人數的75%,對于將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香港來說,大量內地游客赴港,積極作用極為明顯。
楊宇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人民幣不斷升值,也有可能會給香港帶來通脹壓力,比如從內地進口糧食等,有可能存在輸入型的通脹壓力,而內地旅客在香港購物、投資等,香港的物價也有可能會被拉高,對香港居民的生活也會有一定影響。
人民幣或繼續升值
對于未來人民幣對港元匯率的走勢,由于港元采用掛鉤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看的仍然是人民幣對美元的走勢。
楊宇霆認為,2014年人民幣還是會繼續升值,但幅度不會很大。雖然美國QE退出,美元可能會相對一些貨幣升值,但大部分比較穩健的貨幣,包括人民幣,仍然會保持穩定的升值,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可能會突破6.0。
另外,楊宇霆認為,雖然QE退出,美國利率還是會比較低,如果中國仍然保持一個緊縮的貨幣政策,國內的利率還是會比較高,這種情況下,資金流入中國的壓力仍然很大,人民幣仍然面臨升值壓力。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劉東亮在其發布的報告中認為,在市場具備更多的定價權之前,人民幣持續穩定升值的勢頭將不會出現逆轉,波動區間也不會出現明顯放大,在2014年上半年的某個時刻,對美元中間價突破6.0關口將是大概率事件,而在2014年底,人民幣可能會升至5.8~5.9。
楊宇霆認為,以后幾年,人民幣會穩步升值,但是空間不會很大。不會像現在這樣,每年對美元升值2%~3%,如果繼續保持這種幅度,將對中國出口的競爭力會帶來很大影響。
同步播報
澳門元2013年跌幅與港元相當
和港元一樣,澳門元對人民幣在2013年也一樣在不斷貶值。
根據中國銀行的外匯牌價,2013年1月1日零點的澳門元現匯買入價和賣出價分別為77.86/78.16,即100澳門元可兌換約78元人民幣,但在2013年12月31日零點,這個價格已經跌為75.71/76.1,澳門元2013年跌幅也在2.6%左右,和港元相當。
而這也和澳門的匯率制度相關,上個世紀80年代初,澳門確定1港元兌1.03澳門元的固定聯系匯率制度,這種制度延續至今。由于澳門實行的是和港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即間接掛鉤美元,所以澳門元對人民幣的走勢也和美元、港元對人民幣的走勢相關。
美元方面,2013年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近3%,全年41次創下匯改以來新高。尤其是2013年12月,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360個基點,一個月內8次創下新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