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0 01:36:1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佩珊
每經記者 鄭佩珊
證監會此前公布的信息顯示,除已獲得核準文件的已過會企業外,其余已過會企業中絕大部分均需補報2013年年報,預計要到3月才能發行。另外,目前在審的首發企業均需按規定補充提交預披露材料和2013年年報,在履行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意見的要求后方可進入審核程序,預計3月才會召開首發企業發審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也意味著在2月11日(本周二)東易日盛、登云股份以及嶺南園林3只新股發行后,新股發行將暫告一段落。多數市場人士認為,這對二級市場構成利好。
3月召開首發企業發審會
證監會在今年1月10日發布了《關于近期首發企業審核情況及下一步安排》,稱目前已過發審會且辦理完會后事項的首發企業,都已取得核準文件;其余過會企業中除個別企業外,均擬補報2013年年報,預計要到3月才能發行。目前在審的首發企業,預計也要到3月才會召開首發企業發審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已獲得核準文件的IPO企業共52家,已過會、未獲得發行批文的企業31家;其中,有半數企業因中介機構被證監會處罰或仍處立案期而無法落實會后事項。
另外,證監會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也明確表示,預計到今年3月份才會召開首發企業發審會。包括已過會尚未取得發行批文的另外31只新股,以及排隊中的700余家擬IPO企業,都要補充2013年的審計年報。按照投行慣例,補充2013年年報最快也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這就意味著,2014年2月將出現新股發行真空期。
“從技術層面看,IPO將進入一段暫緩期,”北京一名投行人士向記者指出,“證監會也需要這段空窗期對前期發行進行總結。”
據統計,目前已有52家公司公告獲得發行批文,其中45家新股完成發行,已有43只新股完成掛牌。52家已獲上市批文的公司中,包括4家因各種原因而暫緩發行的公司,如石英股份收到最高院的應訴通知書,宏良股份受媒體質疑,奧賽康因發行規模和老股轉讓規模過大,慈銘體檢稱受證監會相關文件影響。
二級市場或階段“止血”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新股發行暫告一段落,市場資金面將得到一定改善從而利好市場。
一名私募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股市流動性將因IPO技術暫停有望呈現顯著改善,這為二級市場提供了上漲動力,“受流動性改善以及‘兩會’預期的提振,A股投資環境將在短期獲得較大改善。”
記者注意到,隨著1月新股陸續上市,新股吸引了大量的市場資金。統計數據顯示,二級市場保證金今年1月凈轉入1807.67億元;另外,1月四周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分別為5505億元、5889億元、6113億元及6112億元,呈現連續增長態勢。
有業內人士表示,證券市場保證金的大幅流入并非投向二級市場老股,而是看好打新帶來的無風險收益。另外,打新資金大部分來自于市場存量資金,這導致二級市場老股“失血”嚴重,隨著新股發行暫告一段落,老股將迎來喘息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